首页期刊导航|文史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史杂志
文史杂志

屈小强

双月刊

1003-6903

wszzlmc@163.com

028-86729462

610016

四川省成都市署袜中街42号

文史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面向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以知识性为主,兼融学术性、思想性、趣味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亚文明现代化建构中的一个小插曲——朝鲜近世的崇儒排佛抑西

    刘火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日之间的交往,从文字史来看,朝鲜半岛是最重要节点.汉传佛教最开始的东传,朝鲜半岛举足轻重,几无任何一地可以替代.但是,近世日本对西方文明的感受比中国和朝鲜更敏感,或者说东亚文明的重建是从日本和中国开始的.本文从朝鲜近世的崇儒、排佛和抑西活动,观察曾由中华文化为核心建构的东亚文明在现代化建构中的一个插曲:守旧与革新,即守旧的衰退和革新的前行.

    东亚文明近世朝鲜黄德壹《拱白堂集》崇儒排佛抑西全球史

    王蒙与新疆——王蒙、艾克拜尔·米吉提、陈晓帆三人谈(下)

    王安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王蒙文学艺术馆建馆10周年之际,王蒙、艾克拜尔·米吉提、陈晓帆等以"王蒙与新疆"为题举行座谈,从长篇小说《这边风景》、王蒙对新疆青年作家的影响和培养、民族团结、学习语言、西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等五个维度,回顾王蒙16年的新疆生活.这段生活对王蒙后来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对生活真实和人性真实的展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边风景》维吾尔族伊犁民族风情

    "举鲁儒服"体现的庄子的科学精神与数学素养

    胡吉振张诗雨邓瑶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研究庄子总是偏向于庄子人文艺术哲学方面,很少从数学角度审视庄子的科学思想.事实上《庄子·田子方》强调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强调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给出了区别穿儒服与学儒学的几种数学方法:分析的方法、对应的方法、反证法、排除法和分类法等.庄子驳倒鲁哀公的观点使用的方法是:为了证明一个问题的原命题是错误的,只需要证明这个命题的逆否命题是错误的就可以了.

    举鲁儒服庄子反证法逆否命题

    衣食住行,生老嫁娶过一生——四川生活谚语研究

    李建中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首先体现在衣食住行上."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等谚语,充分体现了四川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欣赏.四川谚语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家教,肯定老年人的经验;主张恋爱要真心相待,选择伴侣时品德重于金钱和外表.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团结与和睦;对于亲戚和邻居,谚语强调要互相帮助.要想身体好,需养成好的作息规律;要想生活幸福,需养成勤俭的习惯,去掉懒惰、嗜烟、酗酒、赌博等恶习.

    生活谚语衣食住行生老嫁娶助亲睦邻健康养生幸福观

    古蜀文化区当为中华文明起源类型的一大板块

    屈小强李殿元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蜀之"蜀"早在汉代文献里就有明确记载.从营盘山文化开始,古蜀文化便有了一个鲜明的发展脉络.惜乎以往的一些学者忽略了其"自我"的一面,在划分史前文化区时,或漏划,或将其视为不可感知的"他者"形象,或将之与巴文化同列入一个类型.其实巴、蜀两族各有自己的成长背景与发展路径.在他们的文化秉性中,异质性要多于同质性.就蜀文化而言,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创新性的原生性质的文明.所以将古蜀文化区单列为中国史前文化的一大区系,很有必要.

    营盘山文化区系异质性自成一系

    先秦时期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以什邡古蜀铜戈铭文释读为例

    徐晨钱玉趾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什邡是古蜀腹地,什邡城关战国秦汉墓地编号为M59:21的AVI式铭文戈是从楚式戈演变而来的战国晚期蜀戈.戈上5个字符竖刻在胡部,系古蜀文字.古蜀族与彝族有亲缘关系.用彝文字符比对,借助"左言"(主语·宾语·谓语)语序,可以将什邡戈铭文释读为"虎(王)用以战斗的锋利铜戈".铜戈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实物例证.

    什邡铭文戈战国晚期铭文释读民族互融

    《夜雨寄北》中的巴山

    子墨
    39页

    论张问陶诗与性灵派

    谢桃坊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蜀中第一诗人张问陶,今存诗三千余首.他自15岁作诗,28岁时已呈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后期的感怀、题画和哲理诗均达于新的境界.他虽与性灵派诗人袁枚有交谊,同宗性灵,论诗亦同,但却具有自己的风格.袁枚诗浮滑纤佻,张问陶诗并无此弊.他情感沉郁,意象新奇,流畅豪放,颇具空灵奇崛的艺术特征,因此在众多清代诗人中能独树一帜.

    张问陶袁枚船山诗性灵派

    "莫"还是"暮"——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再谈

    张传刚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栏"中的"莫"在理解上存有否定词"莫"和时间词"暮"之争.语文教材一般都解作否定词"莫"字.梳理李煜现存词作,可以看出独自凭栏是词人的常规动作,"暮凭栏"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词人李煜是非常感性的,作"暮"解更符合词人的情感特质;"莫""暮"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义同形不同和形同义不同的情况;暮时凭栏在唐宋诗词作品中很常见,李煜的"暮凭栏"并不是孤例.综上,可以推定"独自莫凭栏"句中的"莫"当解作表时间词的"暮"字.

    李煜凭栏

    关于古典学

    子墨
    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