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探与化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探与化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物探与化探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熊盛青

双月刊

1000-8918

whtbjb@sina.com

010-62060192

100083

北京学院路31号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物探与化探/Journ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79年创刊,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主办,地质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本刊是刊载物探、化探理论研究与应用的综合性刊物,在地勘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本刊的宗旨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方针,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物探、化探科技进步、交流与推广;侧重应用,服务基层;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生产、科研和教学兼顾。本刊的编委会由跨部门37名专家组成。编辑部有4名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编辑,技术力量强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电效应对AMT正演的影响及其在砂岩型铀矿中的数值模拟

    胡英才王瑞廷李貅
    1006-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应用比较广泛,已成为固体矿产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处理解释中,往往只考虑电磁效应,忽略了激电效应,这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相符.本文在实现带激电效应的二维音频大地电磁有限元正演基础上,模拟了激电效应各参数对二维正演响应的影响大小及规律,同时对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地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Cole-Cole模型实现的带激电效应二维AMT正演,随着极化率、频率相关系数及时间常数取值的增加,主要降低二维正演视电阻率异常响应值,增大阻抗相位异常响应值,这对探测低阻目标体有利,探测高阻目标体影响较大;②激电效应中的零频电阻率和极化率对二维正演响应影响较大,频率相关系数与时间常数对正演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极化率,当极化率较大时,二者对正演响应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③在砂岩型铀矿中,当砂体中存在浸染状及含硫化物的岩性时,较大的激电效应会对频域电磁测深法探测目标砂体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探测前需进行正演建模,了解激电效应的影响大小.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激电效应二维正演砂岩型铀矿

    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观测结果分析与评估

    张彬彬万丽丽
    1018-1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重力仪的性能直接决定测量数据的质量,而海洋重力仪稳定性则是反映仪器性能的关键性指标.本文结合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分析了静态试验过程中影响观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研讨了海洋重力仪静态试验稳定性评估方法及流程,对该型海洋重力仪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估.首先,计算了理论固体潮重力值变化,改正了固体潮对静态观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对单日观测数据以及整体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稳定性评估流程,利用固体潮改正后的剩余观测值计算了仪器的零漂率、月漂以及准确度.计算表明,该型重力仪试验月漂值为-1.020 mGal,零漂线性良好且漂移率为-0.034 mGal/day,设备的测量准确度为0.085 mGal,符合重力测量的规范要求,可用于高精度海洋重力测量.

    DGS-AT1M型海洋重力仪静态观测固体潮稳定性零点漂移测量准确度

    基于随机森林的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以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为例

    尚亚洲张兆辉许多年赵雯雯...
    1025-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山岩岩性的准确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火山岩储层岩性种类多、纵向多期叠置、横向相变快,致使交会图版法对火山岩储层岩性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本文在利用网格搜索和正交试验法确定模型最优参数组合基础上,量化评价了常规测井曲线对火山岩岩性的检测能力,将自然伽马、补偿中子、声波时差和地层电阻率作为岩性指示因子,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滴西井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的智能识别模型.通过识别研究区5 口取心井累计870 m钻井取心段的岩性,识别结果与岩石薄片鉴定结果的符合率达到76.67%,与钻井取心描述结果的符合率高达85.98%,取得了良好的识别效果,为该地区火山岩油气藏的精细评价奠定了基础.

    随机森林岩性识别火山岩机器学习

    滨海城市地质结构电阻率法三维模拟与应用

    刘洪华张卉王汝杰于鹏...
    1037-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滨海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精准定位断层、孤石及其他不良地质体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基于滨海城市地质特点,针对高密度电阻率法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覆盖层电性和厚度对高密度电阻率探测的影响结果,以及探测目标体大小和埋深发生变化时的直流电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与探测目标的电阻率的差异大小是决定覆盖层影响的主要因素,对于低阻断层破碎带,覆盖层电阻率越高,破碎带的响应越突出.在中高阻覆盖条件下,孤石埋深越浅越容易获得揭露,尺寸越大其高阻特征越突出.在青岛市地铁5号线勘查中,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断裂破碎带和孤石探测中显示出关键作用,验证了方法的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城市工程勘查方法选择和工作参数确定提供依据.

    高密度电阻率法数值模拟有限差分法孤石断层

    基于前馈神经网络井控多属性融合的断裂识别方法

    赵军冉琦朱博华李洋...
    1045-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埋藏深度大、构造复杂,且断裂高度发育,断裂是研究区域内成藏主控因素及可能的油气运移通道,对其空间展布位置及发育强弱的预测至关重要.断裂检测属性众多,不同断裂检测属性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表征的断裂尺度及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常规属性检测忽视了测井信息的利用与约束,为了获取更加全面、准确的断裂预测结果,本文优选多类断裂检测属性,并结合测井数据作为先验信息,利用前馈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属性融合.首先优选AFE、likelihood、倾角等多类具有不同特征的断裂属性,结合测井放空漏失数据、成像测井信息及地震同相轴错段情况作为断裂发育类型判别条件建立了断裂特征识别样本库;在样本库基础上进行深度前馈神经网络训练,对比测试了不同隐含层深度条件下的学习效果,获取预测误差最小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最后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于全工区断裂预测.经对比分析,认为深度学习融合属性预测断裂与测井解释结果更为吻合,且能综合不同尺度特征的断裂信息,有效提升了预测准确度和可靠性.

    断裂检测井控属性融合前馈神经网络缝洞型油气藏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VTI介质裂隙预测

    李勤杨晓迎姜星宇李江...
    1054-1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裂隙产生的各向异性在地层介质中广泛存在,基于各向异性的裂隙参数反演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裂隙反演的精度和预测的可靠性.本文通过建立基于VTI介质的反射系数方程,引入模拟退火算法中的Metropolis准则设置跳出概率对粒子群标准算法进行改进,实现对VTI介质中纵、横波速度及各向异性参数等属性的反演;并通过各向异性相关的属性、泊松比和泊松速度的联合,实现对裂隙充填物的预测.通过二层模型和Marmousi2模型对算法的稳定性和抗噪性进行测试,论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将方法应用于煤矿实际资料,对裂隙含水性进行预测,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VTI介质粒子群算法地震反演裂隙预测

    基于可伸缩型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地震数据去噪方法

    张敏许一卓易继东
    1065-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会影响地震数据的质量,从而影响后续处理与解释的准确性.传统去噪方法受先验条件的约束,效率低下,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弥补这些缺点.然而,由于传统神经网络卷积核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全局信息丢失.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文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础上,添加了可伸缩型注意力机制.该机制在网络中同时呈现密集和稀疏两种类型的自注意力模块,这两种注意力模块交替使用可以显著增强神经网络的表现能力,扩大接受场.通过卷积层和注意力模块提取地震数据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结合CNN的局部建模能力和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能力,有利于提升网络的全局交互作用,增强其去除噪声和处理细节的能力.最后,合成和实际地震数据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相较于Unet和DnCNN,具有更好的噪声压制与保留地震数据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大幅提高信噪比,为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提供帮助.

    随机噪声卷积神经网络可伸缩型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

    模型反演和深度学习反演联合的地震波阻抗优化反演

    黄闻露阎建国任立龙谢锐...
    1076-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相结合的思想,通过模型反演结果扩展标签训练集,并在深度学习算法中加入模型反演目标函数,对损失函数进行重构,提出了一种模型反演和深度学习反演联合的地震波阻抗优化反演.采用RNN网络结构实现了一种"伪标签"下的半监督深度学习网络反演,并用网络反演结果作为初始模型参与模型反演,最终优化反演由网络反演和模型反演不断迭代优化完成.通过合成Marmousi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实用性.

    数据驱动模型驱动伪标签半监督波阻抗反演

    面向盐下构造的染色逆时偏移成像

    赵国勇张剑刘畅任一...
    1086-1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逆时偏移技术能够精准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并对地下构造成像,但在弱照明区域,地震波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导致逆时偏移成像结果中部分区域信噪比降低.染色算法通过将波动方程推广到复数域,实现针对已知地质体的追踪和成像.在染色算法中,需要输入常规的实部速度场和一个虚部速度场.常规染色算法需要已知真实的地下结构,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区域染色,促进染色算法的实用化发展.本文聚焦盐下成像,提出面向盐下构造的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成像方法.通过盐丘模型证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自选目标区域的成像信噪比与分辨率.

    提高照明度染色算法逆时偏移盐下成像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和微动资料的拟二维联合反演

    张继伟谭慧
    1094-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和微动探测在城市强干扰条件下均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的地球物理反演具有多解性.为了实现不同地球物理方法优势的互补,同时解决单点反演横向不连续性的问题,本文开展了CSAMT和微动探测数据的拟二维联合反演研究.作者将横向约束矩阵引入联合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同时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反演算法(LBFGS),实现了两种方法的联合反演.通过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反演算例,验证了联合反演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相比单一数据反演能有效地提高反演结果的准确度,其电阻率模型和横波速度结构更加趋于一致,同时,横向约束能有效地降低相邻测点物性参数的不连续性.通过加入横向约束的拟二维联合反演以单点反演的效率,获得了更合理的物性参数和地下结构的剖面结果,提高了反演的可靠性.

    联合反演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微动探测横向约束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