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齐文化博物院馆藏青铜水器兼论盥洗之礼

    王大伟蔡亚非曹胜男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铜盘和青铜匜是西周晚期墓葬中常见的水器组合.临淄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为临淄留下了丰富的地下宝藏,齐文化博物院基本陈列中的几组水器均出自墓葬.水器承载着"盥洗之礼"之"洗旧迎新"的含义,也是古人讲究卫生的证明.

    青铜盘青铜匜水器墓葬盥洗之礼

    对三彩三足盘的探究

    王丹彤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唐朝是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唐三彩是璀璨的瑰宝,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其中尤为出彩的便是三彩三足盘,它造型独特、装饰精美,展现出精湛高超的制作工艺、精美绝伦的色彩搭配,将唐三彩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将对三彩三足盘这一艺术瑰宝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风格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让我们见证中华文化的光辉灿烂.

    历史长河唐朝繁荣艺术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研究——以微山县博物馆馆藏西王母画像石为例

    王蕾白文明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形象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围绕西王母在汉代画像石中的形象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在汉代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文章首先对西王母形象的起源和在先秦文献中的记载进行分析;其次详细考察了汉代画像石中西王母形象的具体表现和演变特征,包括其在服饰、姿态、表情及图案符号方面的变化;最后探讨了西王母形象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这一研究,展现了一个更加生动、多维的西王母形象,为理解汉代以及更广泛的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汉代画像石文化演变西王母形象

    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探索——深圳市大田世居保护利用研究

    徐丽怡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物建筑继承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其开放利用工作要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更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用更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展示.深圳市大田世居活化利用项目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下,古老文物被唤醒新生,融入现代,融入生活,成为文物活化利用的优秀范例,其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集中反映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合理利用的一些问题.推进社会力量更广更深地参与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工作,不仅需要高位引领、政策护航,也需要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落实落细鼓励和扶持措施;不仅需要政府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也需要正面引导本地居民转变主体观,主动参与活化过程.

    社会力量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大田世居

    基于GIS下的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雷杰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凭借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创建、管理、分析和绘制所有类型数据的平台软件,通过分析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使用需求及使用原则,充分调研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准备工作,从而制定出符合文物保护管理需求的数据模块,用于改善文物信息交流、提高文物工作者的效率以及更好地做出文物保护方面的管理和决策等工作.

    GIS文物保护信息管理

    南海神庙木构件油漆病害调查研究

    王慕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神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庙内由南而北依次是牌坊、头门、仪门复廊、礼亭、大殿、后殿.中轴线两侧有廊庑、碑亭等,西南面土丘还建有"浴日亭".南海神庙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建维修,现建筑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但建筑经过多次维修,木构红色系列油漆颜色不一,部分建筑木构件出现油漆老化、翘皮、剥落等现象.文章对南海神庙木构件油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得出主要是室外构件自然老化以及历次重修所使用木材或油漆工艺不佳导致,可以通过重上油漆等方式开展文物保护.

    木构件油漆保养病害分析保护措施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体系的科学化探索——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鲁中区域中心为例

    于璐张晖巩世勇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鲁中区域中心通过对300余件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对综合病害评估、科学检测、修复流程、预防性保护等方面进行总结,探索出一套高效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体系,把"让文物活起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做起来.通过传承、创新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来恢复文物的原貌,科学构建大体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体系,促进鲁中地区及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修复体系

    浅析西秦会馆文物古建筑保护与消防安全管理

    邓兴蓉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秦会馆是清乾隆元年(1736)陕西籍盐商筹资修建的同乡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占地约三千平方米,历时十六载竣工.因会馆主供关羽神位,亦名关帝庙,俗称陕西庙,同时也叫西秦会馆.西秦会馆是会馆与神庙相结合的建筑群.自明清以来自流井周边出现一批实力雄厚的盐业家族集团,他们不仅是盐场手工业新兴的资本家,同时兼顾地主身份,清代有代表性的盐商家族"王、李、胡、颜",他们"富甲郡邑""富甲全川".清代陕西盐商在自流井发迹以后,修建的西秦会馆是陕西盐商发家致富、拥有雄厚资金实力最好的历史见证.在西秦会馆文物古建筑安全保护方面,特别是消防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文章分析了西秦会馆文物古建筑在保护与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并加以探讨.

    会馆建筑安全保护消防管理

    陶瓷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陈鹏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瓷修复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陶瓷艺术品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文章对陶瓷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析,对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发展历程、分类、原理、方法、常见材料、优点、局限性、发展前景、案例研究、古陶瓷保护、未来发展、趋势、挑战、应用前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陶瓷修复技术古陶瓷保护未来发展推广与应用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侨民藏品的保护、研究与利用

    陈羽佳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一批数量巨大的侨民藏品,藏品品类丰富,与国内同类博物馆相比均占优势.这些侨民藏品对于研究展示黑龙江地区的民族民俗、人文风情有着积极意义.文章探讨如何通过展览保护、研究和利用这些丰富馆藏.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