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视角下革命类纪念馆专题展览的创新

    杨青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类纪念馆专题展览作为众多专题展览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利途径.在专题展览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展陈设计师需要精心选择红色题材并进行科学设计研究,以确保大众能够亲身参与红色类专题展览,获得深刻且震撼的体验.这样的展览有助于拉近革命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与当代大众的距离,从而充分发挥革命类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文章主要以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为例,探讨了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类纪念馆专题展览的创新策略,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文旅融合革命类纪念馆专题展览创新措施

    地质类藏品登记著录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刘晓宇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类藏品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主要包括矿物类、岩石类、矿石类、化石类标本,其中包含丰富的有关地球物质组成、构造特征以及各圈层相互作用和演化的信息,是寻找矿产资源与能源、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化以及宜居地球等的关键载体.科学地管理好地质类藏品是做好自然资源科普、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标准、有序、完整地进行地质类藏品登记著录工作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地质类藏品在管理流程上与文物类藏品差别不大,但是在登记著录和科学保护方面与文物类藏品有较大差异,因此无法适用文物类相关登记著录规范.文章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多年藏品管理工作为基础,分析地质类藏品的类型、特点、入藏和管理流程,并提出有关地质类藏品登记著录工作的自我思考和有益见解.

    藏品管理地质类藏品登记著录

    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与管理模式探讨

    陈亮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志愿者在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对于博物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博物馆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博物馆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博物馆志愿者培训管理模式

    浅析清末提学使方旭及其书画艺术

    陈卓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旭作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素以道德诗文著称,其书画作品传世较少,文章选取成都市温江区博物馆收藏方旭的部分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有力地佐证了方旭的别号,为诠释方旭的生年及自号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方旭世家生平书画艺术

    唐会州州治会宁县地理位置再探

    李守杯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会州是丝绸之路北线经过的重要地区,对于其州治会宁县所在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对近年来学术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结合文献史料及考古资料对诸种说法进行辨析,最终认为唐会州州治会宁县位于今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水岸三合"景区附近.

    唐会州会宁县靖远县城

    安徽天长市出土的玉器龙纹饰特征分析

    施庆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天长市位于中国东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商贸发达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玉器文化.文章通过对天长市出土的玉器龙纹饰的类型、风格、工艺技术及鉴赏价值进行综合研究,揭示该地区玉器龙纹饰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研究采用文献调查、实地考察和图像分析等方法,得出天长市出土的玉器龙纹饰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工艺技术特征、也具有较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的结论.

    安徽天长市玉器龙纹饰特征分析文化价值

    酒泉魏晋墓壁画中蕴含的古代丧葬文化习俗

    马军强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的目的在于揭示魏晋时期丧葬习俗与酒泉魏晋墓壁画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分析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来深入理解酒泉魏晋墓壁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这样的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魏晋时期社会发展的认识,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透过壁画中的丧葬习俗,我们能够窥探古人对死亡的思考和对亡者的尊敬,进一步折射出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

    魏晋时期丧葬习俗酒泉魏晋壁画墓文化价值

    辽宁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分析

    崔润华邹静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了新石器时代辽宁辽东地区的工具出土情况,按各个典型遗址的时间先后顺序,对其中出土的工具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形态等情况.

    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经济形态

    善化寺木构建筑的结构特征与保护对策

    辛若杨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善化寺位于我国山西省大同市,是我国辽金时期重要的木结构建筑遗产.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善化寺的建筑结构特征,分析其在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上的独特性,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文章基于现场调查和历史文献分析,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善化寺建筑的木构架、斗拱、屋顶等结构特点,以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为保护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提出了具体的修缮、维护和管理建议.

    善化寺辽金建筑木结构保护对策

    太原窦大夫祠民间信仰研究

    李琼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原窦大夫祠是历代官民祈雨的场所,到了现代其祈雨功能弱化,但是窦大夫祠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通过研究窦大夫祠及其馆藏碑刻,梳理窦大夫祠的历史,探究其水神信仰的特点及原因,为太原北部地区文物保护及民间信仰研究做一点贡献.

    窦大夫祠碑刻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