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州地区红色资源开发现状与保护利用探寻

    沈雨燕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极具中国特色,包含国家经历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特殊记忆,同时是一种重要资源,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泰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是著名的黄桥战役所在地,也走出或驻足过许多革命英雄,存有大量的革命遗迹、旧址和文物,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对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红色文化革命开发与保护

    对金属文物修复问题的思考——以桂平市博物馆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为例

    何冰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平市博物馆馆藏东汉鸟饰变形羽人纹铜鼓,其表面存在灰色土垢、残缺、表面硬结物、点腐蚀等病害.修复团队采用了多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以揭示该文物的材料组成和制作方法,识别了疾病痕迹的种类和原因,并确定了之前修复的区域和所用材料.修复团队还发现了该铜鼓上方原有的丝织品痕迹,并对其功能进行了猜测.基于分析,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和修复计划,该计划结合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技术和传统的金属文物修复技术.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效率,还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为类似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参考案例.

    金属文物广西桂平博物馆保护修复项目

    浅析城市考古遗迹保护——以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为例

    罗丹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考古遗迹的保护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文章以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为例,探讨了城市考古遗迹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合理保护利用、加强宣传教育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城市考古遗迹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城市考古遗迹保护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预防性保护理念下古籍霉变防治进路研究

    宋倩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防治霉菌病害是古籍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古籍霉变主要由特定的环境原因诱发,会对古籍保护和文物工作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害.预防性保护理念可以为古籍霉变防治提供方法论指导,据其指引,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在古籍霉变的预防方面,应强化对古籍存放环境的控制,使用合适的防霉剂,做好消毒与除尘管理工作.在古籍霉变的治理方面,治理技术总体上呈现出由物理和化学方法向生物学方法转变的趋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古籍保护的具体环境与条件,选择相对更优的治理技术.

    古籍霉菌预防性保护防治技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想视角下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杨渝希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下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急需全世界共同保护,但目前无序打捞、私人强占水下文化遗产的现象是任一国家通过国内法律都无法解决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想的提出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此前提下,有必要了解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想为水下文化遗产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通过建立区域性保护条约完善我国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之路的同时,要创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推动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的引导作用,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沿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构建有效合作机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构想水下文化遗产合作保护

    博物馆瓷器修复技术探究

    周璐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瓷器修复对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并对近几年多数博物馆瓷器修复工作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梳理瓷器清洗、粘接、加固、补配、上色、绘纹、仿釉七项修复技术,总结相应对策,为瓷器修复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瓷器文物修复技术相应对策

    胶济铁路淄博张店段近现代建筑调查与保护研究

    徐轲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胶济铁路淄博张店段的近现代建筑进行了详细调查与保护研究.通过深入研究该段铁路线沿线的近现代建筑,探索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系统梳理了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针对胶济铁路淄博张店段的近现代建筑,分析和研究了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以及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揭示出了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与社会意义.通过深度探讨建筑的历史背景,为保护这一段铁路线上的近现代建筑提供了具体建议和措施.通过该研究,不仅可以对胶济铁路淄博张店段的近现代建筑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近现代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胶济铁路淄博张店段近现代建筑保护研究

    墓葬壁画原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杨予川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保护和展示利用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典型墓葬壁画保护案例,对墓葬壁画搬迁保护与原址保护两种不同形式的优劣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墓葬壁画原址保护面临的问题,并基于现实条件下给出了墓葬壁画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墓葬壁画保护方式典型案例壁画病害对策建议

    广元皇泽寺摩崖造像震后抢险加固主要措施及工艺

    张建荣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广元皇泽寺多处危岩垮塌和山体开裂,对寺内摩崖造像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委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对皇泽寺危岩实施了抢救性加固保护,在对保护工程地质条件、灾害类型及特征、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抢险加固保护,加固保护主要采取隐蔽性结构加固措施——锚固技术.经过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工作,加固保护工程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及时消除了皇泽寺震后文物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进一步巩固了震前文物保护工作成果,为皇泽寺摩崖造像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皇泽寺摩崖造像抢险加固措施工艺认识体会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儿童友好型模块化展陈空间设计研究——以"小小孩移动美术馆"为例

    俞昕竹汤新星刘姝彤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环保理念的提出,结合可持续理念和模块化设计,文章设想设计一个基于儿童友好理念语境下的可移动、可循环利用的美术馆,以临时美育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临时美育空间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展陈空间设计创新,提出移动美术馆构建的模块化设计,为新时代下的美术展陈提供一套低碳、友好方案.

    可持续移动展陈空间模块化设计儿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