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金龙四大王相关文物赏析

    梅雨生吴从浩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龙四大王崇拜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运河流域水神信仰,因其具有保佑漕运、解灾消难的职能,彼时庙宇遍布大运河南北,甚至中西部等远离运河的地区都有其香火.文章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的7件与金龙四大王有关的文物实物角度出发,具象化地展现这一运河流域的特色水神信仰,对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金龙四大王水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研究

    张兵趁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陶俑的规格、功能含义、形制特征及制作工艺,进而揭示其所反映的汉代社会结构和文化内涵.通过详细分析陶俑的尺寸、造型、摆放位置及与墓主的关系,研究发现山东昌邑地区辛置出土汉代陶俑不仅在规格上呈现出一定的标准化,其形式和功能也深刻地体现了汉代的丧葬习俗和社会等级制度.立俑与坐俑的形制特征,捏塑成型、精选材料和彩绘技法的运用,进一步印证了汉代陶俑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及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研究结果表明,辛置陶俑是理解汉代社会结构、观念习俗及艺术成就的重要物质证据,对深入研究汉代历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山东昌邑辛置墓汉代陶俑

    龚晴皋生卒年考辨及其诗书画艺术风格浅析

    洪叶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龚晴皋,是清乾隆年间重庆巴县一位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诗人.至今有上千幅书画作品传世.龚晴皋在书法、绘画、诗文上造诣颇深,"我书奇丑无娇态""画能荒率书相称""文以明道,诗以言情",民国《巴县志》誉为"县三百年来,极高逸文艺之誉者,有融一人而已".文章拟对龚晴皋生卒年作一考辨,对其诗书画艺术风格进行初步探讨.

    龚晴皋杰出画家书法家诗人生卒年考辨艺术风格

    充耳琇莹——新疆发现的耳饰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苟娟娟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远古时期耳饰就已出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随着礼制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影响,耳饰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在每个时期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耳饰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并经久不衰.文章以新疆地区考古发现的不同时期耳饰为例,从种类、纹样、工艺等方面探讨耳饰文化发展及其历史价值.

    耳饰考古发展文化工艺

    太湖县博物馆馆藏方鼎式狻猊兽面纹四蹄足铁香炉赏析

    王启东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鼎式狻猊兽面纹四蹄足铁香炉,清同治八年(1869)季秋月安徽安庆府铸造,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三级文物.鼎式香炉又分为三足圆鼎炉和四足方鼎炉.在鼎炉的鼎足上一般都铸有狻猊兽首的图案,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的月台上,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祭祀的器皿,它的外形都采用古代青铜鼎的形制.时至今天,鼎仍然以香炉的形式被应用着.通过对这件香炉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礼制观念、神秘信仰和工匠智慧,同时也能了解到古代香炉文化的特点.

    鼎式香炉安庆府文庙祭祀活动艺术价值历史价值

    浅析旬阳"昌文"鼎

    宋晓敏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8年在陕西旬阳县城草棉社基建工地出土一件铜鼎,后来于修复中发现其有示重铭文,可为研究秦汉度量衡制度的演变提供较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陕西旬阳"昌文"鼎汉代示重铭文与度量衡

    日照地区出土春秋龙纹方鼎病害特征分析与保护修复研究

    胡文龙杜冠博于涵杨海涛...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铜器矿化现象在出土器物中较为常见,历来也是文物保护修复的难点.文章是对一件日照地区出土的春秋龙纹方鼎开展相关分析研究,并据此针对性地进行保护修复过程的总结和探讨.

    青铜器矿化修复保护

    微观视角下的汉代铁剑浅析

    徐靖姚政权杨娟宋佳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科学仪器对出土汉代铁剑进行分析,得到铁剑的不同锈蚀成分、X光照片以及剑鞘的残留状况,从微观视角拓展了人们对汉代铁剑的认识.

    汉代铁剑仪器分析微观视角

    浅议壁画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及应用现状

    张梦雨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壁画以其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广泛受到关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壁画类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概念;其次从数字化存档、数字化修复和数字化展示三个方面综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壁画类文物保护中的研究进展;最后简要讨论了数字化技术在壁画保护中的其他应用以及未来展望.

    壁画保护信息采集虚拟修复数字化展示

    萌坑古村清代建筑壁画病害分析

    蒋超潘敬婷蒋振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萌坑古村清代建筑壁画目前受到多种病害的损伤,受损严重.为了该珍贵壁画文物得到更妥善的保护,作者对萌坑古村清代建筑壁画病害现状与成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对壁画进行了高清图像采集和表面状态扫描;其次,分析并确定了萌坑古村清代建筑壁画存在的褪色、空鼓、龟裂等12种病害类型,并参照国标《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病害部位进行了图示标记;最后,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进一步探明了病害形成的原因,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清代建筑壁画萌坑古村壁画病害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