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胞疑云:罗聘《纨扇仕女图》真伪及关系考证

    霍丽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聘是"扬州八怪"中的殿军人物,在绘画风格与特质上集扬州画派之大成,并且能在创作上别开生面,指头画就是其创作中的一种.罗聘现存多幅指画仕女图和笔画仕女图,分别藏于旅顺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和兴华博物馆.文章以罗聘不同时期绘画风格与交游作为线索,对现存仕女图进行分析.

    罗聘仕女图指画

    无棣县博物馆馆藏刘业村山水画作浅析

    张乐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业村,山东海丰县(今滨州无棣)人,清代书画名家,有"山水圣手"的美誉.无棣县博物馆收藏刘业村书画作品共计11件,均保存完好,其中包含6幅山水画作、4幅兰石图及1副对联.这些画作感情真挚,融古人笔墨技法又有自己情感体悟.文章通过对刘业村6幅山水画作的赏析,感受刘业村书画艺术的魅力与成就.

    无棣县博物馆刘业村山水画

    庐江县馆藏精品文物赏析

    江泽云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庐江历史悠久,文化序列连续,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庐江县的馆藏一级品主要是青铜器,还有一件宋代的青白瓷香熏.这些精品文物既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又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庐江博山炉群舒器物青白瓷香熏

    大足石刻博物馆馆藏文物花供养菩萨考察

    何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足石刻博物馆中心展览区陈列着一件大钟寺花供养菩萨,它原在大足万古镇大钟寺内,纪年和雕凿工匠皆不详,通过与大钟寺相关造像及石篆山、石门山花供养菩萨像比较,确认它出自文氏家族所雕刻.

    花供养菩萨文氏家族北宋

    山西永和棋盘山飞观神庙探究

    王丽华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永和县棋盘山飞观神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名称为"棋盘山飞虎神庙",据现存《重修飞观神之庙记》,其名称应为"棋盘山飞观神庙",应予纠正.庙宇结构形制特殊,建筑用途值得探究.现存《重修飞观神之庙记》,文笔优美,历史内涵丰富,是一方研究当地历史的重要碑刻资料.

    永和飞观神庙《重修飞观神之庙记》

    肇庆梅庵建筑格局变迁研究

    王慧琳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的梅庵是岭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庵内大雄宝殿的梁架与斗拱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其独特价值已为学者所重视,也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关于梅庵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宋代大殿的建筑学考察,有关梅庵的历史研究寥寥无几.文章通过梳理梅庵明清以来寺院景观发生的变化,补充了对梅庵古建筑后期发展历程的认识.作者认为,只有尽力梳理、澄清相关史实,重塑梅庵建设与经营的真实情境,才能使古建筑与其背后的故事变得鲜活生动,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文教、生活之间的有效对话,切实保护文化遗产.

    肇庆梅庵古建筑寺院重修

    非热门古墓葬类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研究——以秦公一号大墓为例

    甄舒曾丽荣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公一号大墓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但其可观性较差、地处偏远、体量较小,故相关保护利用研究较少.通过秦公一号大墓现状的考察研究,配合秦雍城大遗址规划确定定位,从丰富展陈内容与文化景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亮点提升、文创开发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放大秦公一号大墓现有优势,加强互动性,以发挥其先秦文化展示教育作用,提升先秦文化遗产价值的传播效率,拓展非热门墓葬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

    秦公一号大墓保护利用先秦陵园博物馆

    墓志拓片文物保护路径

    张文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墓志拓片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旨在确保墓志拓片文物能够长久保存并传承后世.文章首先分析了墓志拓片文物保护现状,并阐明当前存在的环境因素影响和保护技术不足的挑战;其次从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等方面研究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馆藏墓志拓片价值;最后从环境、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墓志拓片文物具体保护策略,包括环境控制与监测、修复与加固、制定科学保护规划与管理措施.以期通过研究有效提升朔州市朔城区马邑博物馆墓志拓片文物的保护水平,进而向人们展示更为完整、精美的墓志拓片文物,同时也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墓志拓片石刻文物保护保护路径

    公众考古视域下霸陵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利用

    赵敬一曾丽荣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霸陵遗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元价值使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意义,是当前推动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在公众考古的视域下对霸陵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展开研究,应从公众考古三方主体的角度出发,剖析霸陵遗址的价值,明晰三方主体的职责和定位,进而从革新保护理念、保护当地居民利益,革新阐释方法、实现考古成果展示利用,寻找开发特色、拓展展示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保护与展示利用策略,以推动霸陵遗址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现霸陵遗址赓续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联动.

    霸陵遗址公众考古展示利用

    高密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修复保护研究

    孙煦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高密市博物馆书画保护修复项目为例,探讨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工作的流程、标准,以及重要性、主要病害、修复方法.高密市博物馆书画修复项目的实践,通过科学、专业的修复工作,恢复了书画的原貌,延长了其保存时间.文章旨在为其他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馆藏书画保护修复工作的深入发展.

    文物书画保护修复高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