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藏清代玉器赏析

    席晓云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馆内收藏的清代玉器,以陈设、生活和装饰用玉为主.各种玉器玉质优良,雕琢细腻,造型丰富,力求雅致,纹饰题材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充分体现了运河为沿岸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清代玉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追摹与创新:多福寺壁画中的山水图像

    李琴贾丽娜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图像作为壁画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画面较大空间,这也是众多寺观壁画的特点之一.多福寺壁画属于明代佛传故事画,与太原崇善寺画稿具有密切关系,两者在山水图像上既展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对研究多福寺壁画中的山水图像具有重要作用.按照山水场景的不同,对多福寺壁画进行类型化划分和研究,归纳总结其山水图像特征,进而明确其独特性,并对两寺壁画中山水图像的差异性予以阐释.

    多福寺崇善寺壁画山水图像图像特征影响因素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钩沉——附"都司空"板瓦考

    杨虓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都建平"瓦砚,砚盖上刻有"百二长生馆珍藏",系晚清官员吴大澂旧藏,经考证为吴氏在任职陕甘学政期间所得,后由方若递藏,再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由"都建平"考证都司空负责诏狱,及编制指挥囚徒从事板瓦制作和城墙修筑等工作.

    瓦砚都司空吴大澂百二长生馆方若

    巫山出土东汉"啬夫"铭文灰陶灶试解

    张辉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巫山麦沱墓地附近(淀粉厂)出土"啬夫"铭文灰陶灶,为解读其历史文化信息,文章利用同时代同地点遗迹和出土遗物资料,再结合历史文献,考证东汉时期巫县的土地制度和庄园经济的发展状况.

    "啬夫"巫县土地兼并庄园经济

    山东惠民县新出土佛教造像赏析

    王丽丽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之后,经过数百年发展,在南北朝时期已成为我国民众的一种普遍信仰,佛教文化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艺术瑰宝.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王朝频迭的时代,社会动荡,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纷纷寻求精神寄托,佛教得到迅速发展,与我国的道、儒二教并驾齐驱.南北朝时期的惠民县素有"燕津门户"之美誉,交通便利,政治地位显要,是佛教活动的重要地带.从南北朝到唐朝时期,虽历经三次较大的灭佛运动,但由于佛教倡导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故在当时民众中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惠民南北朝佛教造像

    对五代十国楚天策府宝方孔圆钱的考证

    刘超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它是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藩镇割据,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的各个国家、政权都有自己的货币铸造、流通,其中楚国的马殷等人开始铸造的天策府宝方孔圆钱是极其珍贵的钱币类文物.

    五代十国钱币天策府宝方孔圆钱

    论藏戏《白玛文巴》中的贴布脱胎云雀面具

    徐畅冬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鸟崇拜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在藏文化中也有丰富的体现.藏戏是藏文化的代表之一,面具是其不可或缺、极富特色的元素.在动物面具中有多种鸟面具,在藏戏《白玛文巴》中有所体现.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了一件藏戏《白玛文巴》云雀面具,其制作工艺如何,又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此面具为贴布脱胎面具,制作时需经制作胎模、制作贴布白坯和按照绘画造像规范进行安装附件及着彩绘色三道工序.云雀等鸟类角色在藏戏《白玛文巴》中多次出现,帮助主人公排忧解难,体现了藏族的鸟文化.

    藏戏面具贴布脱胎云雀《白玛文巴》

    针灸教育家承淡安藏书之钤印考

    陈陗蒋琳惠西珂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承淡安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是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今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他曾经研读的医籍现收藏于校内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其中部分医籍盖有经手藏家之印,主要分为姓名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等.文章通过考查印文内容,梳理相关信息,以呈现这些医籍的递藏关系和授受源流,丰富承淡安的生平资料.

    承淡安藏书钤印

    瞿昙寺出土明代经卷的病害调查与成因初探

    石慧张诺吴海涛陈佳丽...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省博物馆馆藏乐都瞿昙寺出土17册明代经卷均为折装形式.通过目视法、便携显微照相观察法以及无损、微损检测法对该批文物的尺寸、质量、厚度、pH值、色差、耐水性及纤维老化状态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发现,文物纸张纤维劣化断裂情况严重,部分纤维发生降解,并且有继续发展恶化的趋势.

    经折装经卷病害调查保护

    明鲁荒王陵保护研究

    刘一莹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鲁荒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及其嫔妃汤妃、戈妃的陵墓.文章介绍了明鲁荒王陵概况,探讨其保护意义及现状、问题,从保护修缮、防渗治理修缮、消防三个方面研究明鲁荒王陵保护,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明鲁王墓邹城市明鲁荒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