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卓然而立的宋代湖田窑影青瓷

    高志鹏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湖田窑影青瓷从初创到名扬天下,经历了一场华丽的嬗变.宋代湖田窑产品种类丰富,涵盖普通瓷器、粗陶瓷器、制瓷工具、窑具等四大类,应有尽有,品种之全是宋代诸窑所烧造之冠.影青瓷属于石灰釉,用瓷石和釉灰配成.湖田窑影青瓷把陶瓷的材料、造型和装饰有机结合,创造出实用美观的陶瓷佳品.

    宋代湖田窑影青瓷工艺

    浅析清至民国金铜佛像

    秦丰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见证了佛教在政治影响下的变迁.汉藏文化不断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极具时代特点的佛像样式.至晚清民国时期,佛造像已无任何框架束缚,仅单纯作为以求舒心的膜拜对象,尽管工艺难以比拟,但承载的精神内涵同样丰满.

    佛教造像汉藏融合风格演变

    山西省泽州县周村东岳庙正殿勘察浅析

    赵利芳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村东岳庙始建年代无考.据碑记,东岳庙北宋元丰五年(1082)重修,与泽州冶底岱庙(北宋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属同时代建筑.金皇统三年(1143)、元至元十五年(1278)又修,迄元大德至正间再修,明洪武、宣德、嘉靖、正德间重修,清代时期也屡有修葺.现存建筑为宋—清不同时期.至千百年后的今天,历经时代变迁和风雨飘零的东岳庙仍巍峨矗立,成为周村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文章详细介绍了周村东岳庙的概况及保护价值,并重点分析了正殿的各方面情况.

    东岳庙正殿勘察设计

    内蒙古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研究与实现

    王媛媛侯智国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从总体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三个方面对内蒙古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充分、完整的系统设计,通过与平台用户、管理人员等沟通从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古迹遗址展示、古迹遗址检索、点云数据可视化、资料数据共享、古迹遗址资料分类管理、用户管理八大功能模块提出内蒙古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的实现策略.

    古迹遗址数字化保护平台内蒙古

    浅析颐和园内檐匾额修复方法——以"清光绪郑沅书七言绝句二首"匾为例

    王姝雨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清光绪郑沅书七言绝句二首"匾为例,浅析颐和园内檐匾额修复方法,论述匾类文物修复的特殊性.

    匾额画心修复

    天津张湾2号古船保护修复

    吴昌雄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津张湾古船是天津考古历史上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与发现的大运河沉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漕运史、水利史、交通史、船舶发展史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天津张湾古船的保护修复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严格遵循了古船修复的原则,按照古船营造方式较好地复原了古船的原始型线,完成了古船的整体修复.经修复复原后能体现出该古船的原始风貌.

    张湾古船保护修复

    浅谈申报及实施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心得及思考——以福建民俗博物馆为例

    李洁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藏品保管、陈列展示和以藏品为基础的社会教育.藏品是一个博物馆的基础,是一切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只有做好藏品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才能让藏品更好地被利用,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藏品的保护,特别是预防性保护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福建民俗博物馆第一次预防性保护项目的申报及施工情况,探讨如何结合博物馆自身特点来申报预防性保护项目.

    博物馆藏品管理预防性保护利用

    铜鎏金佛像的检测分析研究——以炳灵寺金属文物保护为例

    田小龙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对炳灵寺研究所馆藏金属文物进行检测分析,按照可移动金属文物病害评估规程对文物的材质、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保护修复方案.这些检测分析手段为实施保护修复路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保护修复也有效地减缓了文物进一步劣化的趋势.

    炳灵寺铜鎏金佛像分析研究

    刘家营遗址的保护利用研究

    余启英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梳理刘家营遗址的区位特征、出土文物情况、价值等内容,针对刘家营遗址面临的保护利用力度不足、历史因素破坏、城镇化建设潜在威胁等困境,提出加强保护利用协调性、完善遗址保障机制、遗址生态景观化等策略,以期探寻乡村型遗址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刘家营遗址保护利用

    数字时代下北京中轴线文保建筑展示策略研究

    赵磊满思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保建筑单位是历史人文的记录者,其本体就是特殊的文物展品.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文物业态形成变革,"互联网+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及建筑行业的高新技术为新时代文保单位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借鉴方向.文章通过对北京中轴线上文保建筑展示现况统计,并分析其在旅游热潮下的开放困境,结合当下文博、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案例,尝试探索研究数字时代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展示的新途径,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发展策略.

    数字时代文保建筑中轴线数字化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