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济南市博物馆"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为例

    杨倩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传承和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博物馆展览,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文章详细探讨了博物馆展览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内涵及逻辑方法,并且以济南市博物馆"泉城清风——廉洁文化主题文物展"为例,探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呈现的具体内容,以促进传统精神文化在博物馆展览中更好地实现传承.

    博物馆展览活化传承传统文化

    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 赋予文物新活力

    袁传申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诸城博物馆文物数字化是为实现馆藏文物的有效保护、深化研究、科学修复和合理利用,有必要及时对其开展全息记录及建档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采用适宜的文物数字化技术,对这批珍贵文物的信息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记录和留存,尽可能满足推进相关文物的保护、研究、修复等工作的需要,从而突破馆舍局限,为活化文物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文物数字化智慧管理传播

    博物馆美育与中华美育精神

    高陆孟甜李骏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承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是博物馆美育的重要内容.两者存在着互为依托、互相成就的辩证关系.当前应从美育空间设计、创意内容生产、数字媒体形式创设、馆校合作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着手,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美育功能,不断赓续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博物馆社会美育中华美育精神

    博物馆宣传教育创新利用与实践探索

    吴巧霞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活力,增强其对当代人的影响力,是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以莘县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梳理文博资源、阐释文物价值、创新展陈方式、观众互动体验、搞好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利用的改善措施,让观众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学习文博知识、陶冶情操,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政育人的作用,以促进博物馆宣传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博物馆宣传教育创新利用实践探索

    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王菲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博事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了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内许多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都比较规范,管理也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如何对待和管理大学生志愿者的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将对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做简要分析.

    博物馆志愿者大学生

    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探索与思考——以南京地区为例

    崔贻彤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博物馆的发展迈入了崭新的时代,2023年暑期南京地区各博物馆因馆施策,拓展讲解服务形式,丰富展览社教供给,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多措并举优化预约机制,统筹推进博物馆服务品质提升各项工作,提升了观众体验感和获得感.新时代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提升文物价值活化利用效率和水平,重视门户网站及新媒体矩阵建设,推进精准化服务和个性化学习,关注空间环境和多感知设计,发展伙伴关系和集群优势,拓展和重塑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打造集学习、休闲、娱乐、社交、亲子共游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价值精神家园

    浅谈高校图书馆特藏部美育工作

    张同彬杨林玫侯萌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发展的进程中,图书馆特藏部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美育传递和资源共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过介绍图书馆特藏部发展美育工作的优势,论述图书馆特藏部如何利用特藏文献资源,在学校中开展美育工作,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观、认知力,推动美育工作高品质发展.

    美育高校图书馆特藏文献

    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研学体验的发展研究

    秦晓禾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遗址是考古遗址博物馆诠释和展示的主体,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深挖遗址内涵,展示考古成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全方位展示遗址本体,使观众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能通过VR互动等新技术对遗址的前世今生有全面的了解.博物馆从"以藏品为中心"转为"以公众为中心",首要功能从收藏研究转向教育服务.京津冀地区考古遗址博物馆设计研学体验时充分考虑公众对考古发掘工作的好奇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考古发掘体验及模拟考古活动,同时发挥考古遗址博物馆在沉浸式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展史前服装秀、博物馆奇妙夜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在遗址展示、社会教育、公众考古等方面均能发挥区位优势,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京津冀三地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携手发展.

    考古遗址博物馆公共服务博物馆研学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研究——以邹城博物馆孟子馆为例

    徐长征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打造沉浸式展陈空间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邹城博物馆孟子馆为例,对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中的应用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展陈活动提供了相关内容参考.

    多媒体技术传统文化主题场馆场馆展陈邹城博物馆孟子馆

    我国丝绸类博物馆的调查研究

    荣晓曼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交流,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中国丝绸发展的溯源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我国各类以丝绸为主题的博物馆,对其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特点及定位进行梳理,探寻提升丝绸类博物馆影响力的方法和策略.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对国内丝绸类博物馆的定位、性质等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丝绸类博物馆地区分布不均衡,民办博物馆占比很大,存在展示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等问题.大型丝绸类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和管理方面重视对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其他丝绸类特色场馆也是推动丝绸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提出了丝绸类博物馆的发展建议.

    丝绸类博物馆丝绸文化丝绸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