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物鉴定与鉴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徐敏

月刊

1674-8697

wenbocc@163.com

0551-65690818

230041

合肥濉溪路333号

文物鉴定与鉴赏/Journal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查看更多>>《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宣传“文物科技”为特色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它以大量的科学性、科普性、知识性文章为主要内容,多层面贴近读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使之成为文物科研工作者、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及收藏业从业者学习、鉴赏和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和文化休闲读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百色粤东会馆建筑装饰纹样类型及寓意

    黄立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色粤东会馆是典型的清朝广府民间建筑.其建筑装饰广泛运用陶塑、灰塑、石雕、木雕、砖雕、彩绘壁画等工艺,装饰题材丰富,传统纹样运用广泛,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对建筑装饰的深刻影响,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风俗习惯、艺术审美以及精神追求.

    百色粤东会馆古建装饰传统纹样寓意

    甘谷县博物馆馆藏卧羊铜灯鉴赏与研究

    张军胜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谷县博物馆收藏的汉代卧羊铜灯造型优美、设计精妙.卧羊铜灯是汉代翻盖灯的一种,腹腔中空是为了便于储存油脂和灯捻,使用时翻转羊背即可为灯,便于携带,体现出古人卓绝的独具匠心.这种铜灯的出现,伴随着西汉中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推行,映射出当时士人重学、勤学的社会现象.

    卧羊铜灯汉代翻盖灯

    萍乡博物馆珍藏元代铜权浅析

    邓里胡志群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朝在经济上奉行开放政策,积极鼓励发展商业贸易,元朝国内以及与国外贸易往来频繁,政治、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度量衡管理和衡器制作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鼎盛时期.萍乡博物馆珍藏的9枚元代铜权形制规整、实用美观,是研究元代地方度量衡管理、计量制度、经济发展和元代行政区划的珍贵实物.

    元代铜权形制特征铸造发行管理称量值历史背景

    延和元年鎏金铜弥勒佛像发愿文考释

    杨晓波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对延和元年鎏金弥勒佛像发愿文的内容、结构以及用字及书法艺术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这尊弥勒佛像不仅见证了弥勒下生信仰的传播,同时也反映出南北朝初期,在战乱频发的背景下,平民百姓对社会安定的深切渴望.

    阜阳市博物馆金铜佛像弥勒下生佛教信仰

    福建土楼博物馆馆藏"会魁"匾考释

    范才英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土楼博物馆馆藏"会魁"匾,常被认为是五经魁匾,内容丰富,记录了阙永华县试正案第一名、府试正案第一名、院试正学第一名、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一等第三名.查找相关材料,发现"会魁"匾是阙永华在会试中获得第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一等第三名,做了御前侍卫,并授直隶龙泉都司官职后,奉朝廷之命,于光绪七年(1881)农历十一月初一为自己所立的荣誉牌匾.可以说,"会魁"匾是阙永华参加清朝科举六次考试全过程的完整档案,也是他光宗耀祖、勉励后辈的最好物证.历经140多年,这块"会魁"匾保存完好,记载的信息很多,人物、时间准确无误,被评为国家三级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文化价值.

    会魁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武威文庙藏清范公祠木匾辨正

    刘晓春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9月25日,在修缮武威文庙崇圣祠时发现一块木匾,作者通过对匾文内容的识读,发现这是清范公祠木匾原件.《武威金石录》和《凉州金石录》著录此匾为"已佚"和"今佚",且在著录过程中出现多处与原匾字、词"讹、脱、倒、衍"及著者缺失等问题.文章通过原匾和金石录的比对、补考和校正,完善史料.

    武威文庙清范公祠木匾辨正

    商晚期父庚罍铭文新考

    张洋帆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庚罍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铭文内容涉及商代的族氏文字、货币问题.通过对金文中相关铭文的考释,父庚罍铭文可隶读为"廿朋五步",其"廿朋五"应表示为"百朋"之意,"五"字下两"止"形释为"步"字,阐释此组铭文显示此族不仅有出门做生意之意,而且还有开创使用"百朋"这个大数之寓意.

    父庚罍百朋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厌胜钱赏析

    石文倩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胜钱,形似铸币,正面铸有各种吉祥语,旧俗认为可以压伏邪魅,故称"压胜钱""押胜钱"或"民俗钱".因大多有图案花纹,故民间俗称"花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纪念币,并不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厌胜钱十分丰富,文章选择了馆藏的几件厌胜钱进行鉴赏,旨在通过认识厌胜钱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信仰.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厌胜钱赏析

    馆藏汉代金羊杖首的鉴赏与保护

    田钰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阳市博物院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不乏汉代金羊杖首这样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文章旨在通过对南阳市博物院汉代金羊杖首的鉴赏与保护研究,深入探讨其艺术价值、历史背景,通过对其工艺特点、图案纹饰以及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汉代金羊杖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针对汉代金羊杖首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方案.

    南阳市博物院汉代金羊杖首鉴赏保护

    超临界CO2流体对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干燥脱盐效果

    王雪玉李乃胜胡凤丹穆磊...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技术对不同保护状态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适用性,选取了南海Ⅰ号、小白礁Ⅰ号和华光礁Ⅰ号的木材样品,进行超临界CO2流体干燥,评估了其干燥质量和脱盐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对不同保护状态的饱水木质文物均具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完成了全部自由水的脱除,样品的体积干缩率均控制在5.2%以内.而且超临界CO2流体对样品中的硫铁化合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干燥后,不同保护阶段的样品内部几乎不可见硫铁化合物的分布;受保护工艺的影响,对盐离子的清洗效果略有差异.超临界CO2流体干燥后的海洋出水木质文物满足保存要求,研究结果对同类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饱水木质文物超临界CO2干燥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