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康 峰

双月刊

1003-3114

ctibjb@163.com

0311-86924954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无线电通信技术/Journal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报道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相关综合电子信息技术。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全息通信的6G智简网络架构

    张平许长桥李康睿马丁...
    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息通信作为一种全新的未来通信范式,通过再现真实物体细粒度画面,向用户提供三维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克服了传统媒体交互方式单一和场景临场感不足的问题。然而,相对于传统实时通信业务,全方位沉浸的真实全息通信对网络,特别在带宽、时延、安全性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扩展6G概念与特征,实现高质量、高沉浸的全息新通信成为当前学术界面临的一大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率先提出面向全息通信的6G智简网络架构,旨在通过两层网络架构和三维动作模型合理调配6G泛网资源,解决全息通信所面对的超高带宽、超低时延、超大计算等挑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G全息通信智简网络架构

    基于分布式知识推理的语义认知网络

    廖逸玮孙子剑李莹玉肖泳...
    413-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6G无线网络"服务随心所想、网络随需而变、资源随愿共享"的全新愿景与需求,激发了一种新的通信范式——语义通信和语义认知网络的发展。语义通信通过传输信息的真实含义而非传输和复现完整的原始消息来提升通信效率和可靠性。要在6G网络中部署和充分发挥语义通信的潜力,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和利用语义信息的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推理和联邦学习的6G网络语义通信新框架,框架结合了图推理技术,例如图神经网络和知识图嵌入,以实现对大规模和复杂语义知识库的高效且可扩展的推理;框架集成了联邦学习技术,可以跨多个边缘服务器进行协作和隐私保护推理,同时将敏感数据和个人数据保留在边缘服务器上。进行广泛的实验,以评估所提框架在推理准确性、效率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并证明其相对于现有方法的优越性。框架在语义通信、图推理和联合边缘计算领域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对实现6G智能内生的通信网络的愿景至关重要。

    智能内生语义通信语义认知通信隐性语义

    从运营角度探讨GEO卫星演进关键技术

    冯建元李杰庞立新郭桦...
    42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卫星通信逐步转变为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针对近年来低轨星座对同步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 Orbit,GEO)卫星运营带来的挑战,提出了提高GEO卫星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通信成本的运营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卫星通信未来发展面对的时空变化的业务、高价值移动载体、天地协同泛在互联三类重要应用场景,根据各场景特点分析了 GEO卫星提高服务性价比的关键技术,包括卫星灵活载荷技术和卫星与蜂窝网络融合技术,指出了这些技术的架构和功能要点,以及技术实施后对卫星资源利用的重要影响。

    全灵活卫星星地融合卫星通信静止轨道卫星卫星运营

    专题:6G新型无线网络

    孙韶辉许晓东
    427-429页

    6G网络智慧内生愿景、架构与关键技术

    杨芳祺刘聪赵宇翔蒋健...
    430-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2030年及未来,6G网络将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智慧内生作为6G网络的重要特征已经成为业界共识,6G网络智慧内生已成为当前6G网络探索与研究的焦点之一。结合当前5G网络智能化中的痛点问题,阐述了 6G网络智慧内生的驱动力和愿景目标,梳理总结了 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在智慧内生网络架构和无线网络智慧内生实现方式的研究进展,进一步从架构、组网、网络性能提升和网络服务能力拓展四个方向对实现智慧内生的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对6G智慧内生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主要待研究问题点进行总结。

    6G智慧内生网络架构组网网络性能网络服务能力

    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何之源王志军王相卿王德胜...
    43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飞速进展,5G向6G的转变已成为通信领域的关键焦点。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User-Centric Network,UCN)架构代表了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创新,通过将用户需求和体验置于设计的核心,为6G环境下的多样化应用提供了全方位服务。深入探讨了 6G时代UCN的发展轨迹、架构特性及核心技术,涵盖分布式与去中心化网络架构、集中化控制与资源优化网络架构,以及诸如资源分配、无缝漫游和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介绍了一种创新的F5G下服务于UCN架构的无感漫游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通过系统综述与技术梳理,旨在阐明UCN在塑造未来移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为6G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

    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架构6G无线通信网络资源优化无缝漫游方案隐私保护

    面向6G网络融合的以用户为中心关键技术

    刘海涛谌丽康绍莉缪德山...
    453-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6G将带来"全域覆盖、场景智联"的新时代网络发展愿景,面对新的趋势和挑战,移动通信系统的代际演进需要重新思考网络范式的转变。在继续提升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如何以简化的方式,解决5G发展中遗留的问题,实现多维度的跨域融合是未来网络设计的关键问题。在新场景、新业务和新技术的驱动下,以用户为中心成为业界关注的、能够助力未来网络建设、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方向。为此,提出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框架设计方案,重点从统一接入和跨域协同两个关键特征展开,介绍包括状态管理、灵活空间等在内的关键使能技术,阐述以用户为中心如何更好的支持6G网络深度融合。最后,对以用户为中心技术在6G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其可以支撑未来6G高效网络赋能新场景、新业务下的完美用户体验,同时需要应对一体化空口设计、跨域功能管理和协同等方面的挑战。

    以用户为中心6G网络架构跨域协同灵活空间

    面向6G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研究

    曾婷才宇张捷宝龚秋莎...
    46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信感知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6G热门的研究技术之一。针对通感一体化的演进路线,介绍了关键技术的3个方面,即通信辅助感知、感知辅助通信和通感联合优化,并针对特定问题给出了特定方案。结合感知服务的特征,提出系统提供感知服务所需的感知功能实体,并提出在面向6G的通感一体化系统中实现上述感知功能实体的潜在方案,包括感知功能实体在核心网、基站和终端中的分配,以及通感一体化基站架构。通过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的联合设计,全面而详细地展示了通感一体化系统的优越性和实际可实现性。

    通感一体化关键技术6G感知服务系统架构

    面向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信号波形设计综述

    吕明陈昊丰光银王丹...
    469-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信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6G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随着频谱资源的紧缺、技术发展的融合,促使通信和感知功能的一体化,其中ISAC的波形设计是同时实现高效率通信和高精度感知的研究重点。从ISAC技术趋势、波形设计重要性、应用场景和发展现状四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以通信为主的波形设计、以感知为主的波形设计和波形复用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联合波形设计的一体化性能边界以及潜在的一体化波形新型设计方式;并对ISAC波形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6G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设计

    6G无线网络场景知识研究综述

    田梦秋承楠李长乐
    484-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整合全球网络资源和普适智能,6G无线网络有望为用户提供泛在的个性化服务。在6G网络环境下,深入探讨如何借助网络场景知识、充分利用普适智能和全域网络资源,以实现真正的按需服务调配是必要的。旨在探讨6G无线网络场景知识的相关研究。介绍了 5G限制以及6G发展现状和特点;对6G应用场景、典型应用和性能指标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 6G场景嵌入知识的应用;讨论了场景识别使能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

    6G场景知识按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