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无线电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无线电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康 峰

双月刊

1003-3114

ctibjb@163.com

0311-86924954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89号

无线电通信技术/Journal Radio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无线电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坚持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以跟踪报道通信技术领域的最新学术与技术应用成果为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相关综合电子信息技术。2020年度《信息通信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IRS相位设计的空时线编码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章万静
    1209-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通信质量,针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空时线编码(Space-Time Line Code,STLC)系统,提出基于IRS相位设计的STLC系统误码率性能优化策略。建立关于IRS相位矢量的优化用户端信噪比目标问题,利用半定规划(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法和单模约束松弛法(Unit-modulus Constraint Relaxation,UCR)求解,得到提升用户端信噪比的 IRS相位的解,进而降低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采用 IRS辅助的STLC系统相比,IRS辅助的STLC系统可显著降低误码率。

    空时线编码智能反射面半定规划法单模约束松弛法信噪比误码率

    基于神经常微分存储网络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薛骐乔少杰彭钰寒于泳...
    1215-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通流量预测是多元时空预测中的典型任务,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模型很少关注交通路网中不同道路间的共有模式。主流模型大多基于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实现,而 GNN随着层数的增加,会出现过度平滑现象,即邻接图中表征趋于相近。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个神经常微分存储网络(Neural Ordinary Differential Memory Network,NODEMN),利用模式记忆单元保留时空数据中的显著特征,进行模式匹配,利用神经常微分方程改善了深度训练中出现的过度平滑问题。NODEMN在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NODEMN模型相较于基准模型在预测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在 3 个数据集上的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平均降低 4。09%、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平均降低 3。38%、均方差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降低2。49%。

    多元时序预测时空数据库图神经网络机器学习交通预测

    一种基于接收数据重构的DOA估计技术

    张海瑛崔宇晗陆东苗峻...
    1223-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测向方法中,测向精度正比于阵列孔径,因此布阵空间与测向精度的矛盾性成为电子侦察系统在无人机等平台应用的主要工程约束之一。为实现空间受限下的高精度测向,提出一种通过协方差矩阵重构阵列接收数据的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方法。结合均匀线阵的结构特点以及导向矢量 Vandermonde矩阵与协方差Toeplitz矩阵的矩阵特征,通过重构阵列数据接收模型,实现阵列孔径的拓展,可在布阵空间不变的条件下显著提升阵列的测向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协方差数据重构的DOA方法实用有效,可作为传统DOA技术的前处理手段,提升算法性能及处理增益。

    波达方向数据重构孔径拓展

    基于短距离环境反向散射的有效功率控制策略

    郭金伟杜渂陈琪美胡珍珍...
    1229-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短距离环境反向散射传输的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独特地绕过了传统功率控制策略的需求,即估计所有通信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可利用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AmBC)的短距离传输特性,只需位于 AmBC距离内的主要用户(Primary User,PU)反馈 CSI,显著降低了信道信息反馈的复杂度和资源消耗,同时保证了所有主要用户免受次级用户的干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现有基于最近K个主要用户的功率控制策略,提出功率控制策略切换模式,能够根据通信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功率控制策略,灵活应对不同通信需求。成功推导出在Nakagami-m信道模型下,主要用户和次级用户(Secondary User,SD)中断概率的准确闭式解,以及在高信噪比条件下的渐进中断概率和能量效率。仿真结果证实,相比传统方法,提出的基于短距离环境反向散射传输的功率控制策略及其切换模式,在降低中断概率和提高能量效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体现了其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低复杂度功率控制环境反向散射距离能量效率中断概率

    V频段500 W功率放大器设计

    王雷张有志陈冠军魏伟...
    1238-1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V频段功率放大器工作频段高、电路合成损耗大以及效率低的现状,提出基于波导 E-T结和新型波导魔T的空间功率合成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先将 8 路芯片进行合成形成一个基础单元模块,再将 8 个基础单元模块进一步合成,最终实现了 64 路空间功率合成。在整机结构及热设计上,创新性地采用三明治结构,使设备能够有效散热的同时,减小了整机体积,实现了整机的高集成度设计。经测试,该V频段功率放大器在 47~51 GHz的饱和输出功率高于 500 W,合成效率达到 78。1%。

    V频段氮化镓功率合成放大器

    基于北斗信标辅助的PDR狭长空间定位方法

    王君纲易卿武张光华蔡明伟...
    1244-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狭长空间下传统的行人航迹推算(Pedestrian Dead Reckoning,PDR)方法易受传感器扰动与环境干扰,导致传感器数据存在误差累积无法实现行人位置精确估计的问题,结合室内走廊狭长空间典型场景下北斗伪卫星(Pseudosatellite,PL)的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信标辅助的PDR狭长空间定位方法。通过提取空间下确定性位置PL观测量数据特征,建立了数据特征与空间位置的指纹位置对应关系。设计了一种北斗 PL与 PDR组合的拐点检测方法。以北斗信标节点为基础,结合PDR适用范围大与应用性强的特性,将方向信息组合到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完成设计。通过实测验证,与PDR定位方法相比,在室内狭长空间情况下组合系统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定位精度提高了 54%。

    狭长空间北斗伪卫星行人航迹推算卡尔曼滤波室内信标

    征文通知:卫星互联网传输与组网技术

    封2页

    《无线电通信技术》第50卷总目次

    后插1-后插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