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朱山坡小说集《萨赫勒荒原》中的存在之思

    赵娜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赫勒荒原》中,朱山坡的写作空间由乡村转向都市乃至国外."荒原"意象是朱山坡新的创作标识,它是现代人在世的生存体验,主要的表征是孤独与悲伤.《萨赫勒荒原》中的主人公踟蹰在世界上,面对的是精神之困、存在之痛.此处的孤独与困顿,促使主人公们逃离到别处寻求希望与崇高.当别处变为此处,崇高随即呈现残酷的一面,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巨大断裂与偏差.但朱山坡的"荒原"不仅是颓废的,在荒原中寻找本真存在与自我蜕变,是朱山坡对世界的新塑形,也是《萨赫勒荒原》的存在启示.

    《萨赫勒荒原》荒原存在

    中国流行文化在东南亚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张怡天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中文教学与传播的过程中,文化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要关注到流行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东南亚地区青少年中文学习者对中国流行文化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这也是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动力来源之一.本文就中国流行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面向东南亚地区的中文教学中应用流行文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应用流行文化因素展开论述.

    国际中文教育流行文化东南亚地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的追求与实践

    唐彦临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习总书记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基础上提出的要求,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含蕴丰富的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内容,这些都为课程思政的展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中国古代文学史》要以"文化育人"为手段,以隐性教育为主,与专业内容紧密结合,抓住时机,适时而动,追求以"至情"动人,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古代文学史思政实践

    人物介绍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