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督山伯爵》和《赵氏孤儿》复仇母题比较

    李娟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仇起源于人类初民时期氏族部落之间的恩怨,是人类各民族所共有的情感与现象,也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写作母题.然而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文学作品中有关复仇的书写又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是中西方文学中复仇母题的代表作品.本文在梳理中西方复仇情结的基础之上,以《基督山伯爵》与《赵氏孤儿》为例探究中西复仇母题书写中存在的差异.

    《基督山伯爵》《赵氏孤儿》复仇母题比较研究

    人·非人:《别让我走》中的斯芬克斯因子

    刘慧灵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描述了三个友爱互助的克隆人在冷漠自私的人类社会中生活的故事.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对比了克隆人所体现的人性因子和普通人类所体现的兽性因子,揭示出石黑一雄笔下人兽颠倒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仅是对伦理道德的践踏,也是人类文明倒退的表现.这部小说所折射出的科技与伦理的冲突,唤起了读者对现代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

    《别让我走》克隆人伦理批评人性因子兽性因子

    论周涛小说《西行记》的内在意蕴

    李圆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涛是新疆文学的代表和领袖,他把新疆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融入了他的创作之中,让新疆这个美丽的地方熟为人知.《西行记》是他在诗文、散文方面的另一大成就,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其创作手法独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显示出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本文以周涛《西行记》为切入点,通过对周涛作品的深层内涵的挖掘,揭示了他对生活困境的书写,对生命的反省和对理想的坚持,从而揭示了作品的内在内涵和人性关怀.

    周涛《西行记》内在意蕴文学

    《三体》和《日本沉没》灾难主题的比较

    胡欣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幻小说中,对灾难主题的书写一直存在.而《三体》的作者刘慈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曾说过,他的创作受到日本作家小松左京《日本沉没》的影响.同样是描写灾难场景,双方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进行书写.但同时由于双方国家的科幻文学发展的脉络不同,传统文化也不同,在英雄形象的刻画以及灾难的应对上也显出了不同.

    《三体》《日本沉没》比较研究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书写的物业管理

    孙玮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与"物业管理"分属不同的领域,貌似两条永远没有交集可能的平行线,但作为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业和物业管理在文学作品中被"再现"是文学符合生活实际的真实所在.从文学视角探索物业管理,我们会发现19世纪60年代物业管理已经在一些作家的笔下以各种形式"再现"出来.本文主要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罪与罚》为例,从六个维度对当时社会的物业管理进行分析,为文学研究和物业管理发展历程的探索提供崭新的视角.

    《罪与罚》租赁模式租客选择租赁合同

    王佐良《上图书馆》中的三重世界

    钱晓蔓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图书馆》是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的一篇随笔.在这篇随笔中,王佐良先生提到了三重世界,分别是知识的世界、情感的世界、以及现实的世界.这三重世界彼此联系,对王佐良先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及深刻的内涵.这三重世界的存在帮助王佐良先生发现了上图书馆之乐,其意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重视阅读,应有对知识的崇敬之情且乐于在书本中汲取新知.

    《上图书馆》三重世界王佐良

    落下闳文化再生产现象考察

    杨胜美杨梅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落下闳是我国西汉著名天文学家,对我国的天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落下闳系四川阆中人,2019 年被列入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对落下闳文化的研究可增强四川人民的共同历史文化记忆,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对增强四川省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结合阆中对于落下闳文化再生产实践的具体情况,从"符号化"落下闳文化、"文化资源化"落下闳文化、"教育普及化"落下闳文化、"媒体化"落下闳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由此探讨落下闳文化的是如何实现再生产的.

    落下闳文化文化再生产阆中

    是技术还是艺术:反思加密艺术热潮

    苏也张祉祺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字艺术和非同质化代币(NFT)艺术的兴起及其对艺术界的影响.文章首先描述了加密艺术的兴起和原因,以及中国在NFT艺术市场的崛起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其次,文章介绍了数字艺术和NFT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定义,并探讨了新兴技术对艺术家的吸引力,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新的收益模式,以及更易融入全球化艺术市场的机会.同时,文章指出了NFT艺术热潮所面临的问题,如过度商品化和资本运作对艺术价值的负面影响.最后,文章从加密艺术出发,对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反思,探讨了艺术的原真性和数字艺术的未来发展.

    加密艺术非同质化代币(NFT)数字艺术艺术市场

    地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文化实践探索

    路学军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红色资源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高校相关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围绕地域红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开发,将地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实践教学之中,是促进地域红色资源"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推进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有必要持续开展.

    地域红色资源实践教学平顶山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亳州民间童谣的语言特征及民俗文化

    焦伟娜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亳州地区民间童谣是以亳州方言为语言载体,吟诵而传承下来的形式简短的歌谣.笔者以搜集到的百余首亳州童谣为语料,分别从语言学及民俗学角度探析其所呈现出的鲜明的语言特色及浓郁的民俗文化,以期对当地民间童谣的开发和传承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亳州地区民间童谣语言特征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