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严肃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伤逝》的启示

    薛梅
    4-6页

    从《金阁寺》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观

    周翠平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岛由纪夫结合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对《金阁寺》这部小说里面的人物进行精心雕琢,尤其是塑造了像沟口等人物形象,并把《金阁寺》里面的小说人物与三岛由纪夫私人经历与私人空间里面的各种情绪进行交叠,形成了极为独特的镜像世界,从而对美和丑陋之间的对立与和谐进行的思考与讨论,具有极为深刻的文学审美情趣.

    《金阁寺》三岛由纪夫审美观念

    傣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

    王雪艳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傣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自然观.自然孕育了人类,是人类始祖,人们依赖它而生存,受它馈赠和庇护,对它心怀感恩;同时那些人们无法理解和认知的超能力和自然灾害又让人心生畏惧.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人们主动地适应自然、善用自然,努力提高与自然共生的能力.尤为可贵的是,傣族先民已有保护自然、珍视自然才能与自然长久、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行动.文章以文学为视角,具体解析傣民族自然观在民间文学中的反映与传承.

    傣族自然观民间文学敬畏亲近适应保护

    《金锁记》与《另一种妇女关系》中的情感操纵

    蔡嘉盈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操纵是心理虐待的一种,以感情为武器操控别人的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对一双儿女的变态捆绑,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中姐姐简少贞控制妹妹少芬,不愿妹妹出嫁,两者本质上都属于情感操纵.这两者情感操纵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最终结局各有异同.深入分析其情感操纵,可以更好地体会两位作者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

    张爱玲《金锁记》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情感操纵女性形象

    阎真《沧浪之水》中人与动物的隐喻研究

    陈立得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沧浪之水》中存在很多将人的异化表述为"动物"的隐喻,其实暗含的是知识分子面临的选择难题和生存困境.探究《沧浪之水》中人化为"动物"的原因,并分析在文中出现的不同"动物"形象的内涵意义,可以明确《沧浪之水》的艺术化操作的创作意图还是在呼唤失落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和身份,即"好人"意识,也希望"好人"能转化为"能人"在操作主义时代获得应用的身份和尊重.

    阎真《沧浪之水》动物

    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沈梓涵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主义作家之一.她的《到灯塔去》是著名的女性主义文本,揭示了父权社会的男女二元等级对立模式,运用了女性叙事方法,构建女性话语权.本论文旨在以《到灯塔去》为例,探讨英美文学中女性主义的体现.首先介绍相关定义,接着分析小说内容,最终呈现研究结论.通过本论文,读者可以勾勒出一幅包括生态女性主义、女性话语权、推翻男女二元等级对立模式、批判父权制度的女性主义图景.

    伍尔夫《到灯塔去》男女二元对立女性主义视角生态女性主义

    论耽美写作中"ABO文学"的性别想象

    方文雪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ABO文学构建了一个雌雄同体的性别社会,打破了普通耽美文的桎梏.由男强女弱和女强男弱并存形成的一种表面平等的性别关系,将人从传统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中解放出来,帮助大众从过去的刻板印象中剥离.表现出女性不甘于被男权控制着,被迫的接受世俗给她们安排的任务,她们努力的去打破这种性别和权利束缚,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又因长期受到男权社会的浸染,在创造男性生育社会时,依然会不自觉的参照父权制社会规则去构建世界观的一种思想矛盾性,这种矛盾性恰好体现了ABO文学设定的进步性和软弱性.

    耽美ABO文学性别

    老舍笔下的旗人形象

    胡笑月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名地道的满族作家,老舍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旗人形象.这些旗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老派旗人,新派旗人,正派旗人,女性旗人.纵观这些典型的旗人形象,我们可以发现老舍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爱恨交加的矛盾情感.老舍将满人的世界清楚地剖析于世,既揭露旗人的弱点,又为旗人正名.

    旗人形象满族文化老舍

    赵树理小说的"另类"现代性

    全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树理的小说创作汲取了传统民间文艺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叙事、语言、人物主体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蕴藉着深刻的"现代性"内涵.在复杂多元的文学现代性观念下,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体现了现代性的本土转化,呈现了"另类"的文学现代性书写尝试.

    赵树理小说现代性

    杜甫诗歌中的忧国意识探析

    张彬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谓忧国是指为国事而忧劳,具有爱国的意味,因为爱国才会对其未来产生忧虑,但其感情又比爱国更加丰富,除了对国家的热爱还包括对其发展的担心忧虑,是一种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杜甫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歌中的忧国意识尤为鲜明突出,主要表现在爱国、忠君和以民为本三个方面.

    杜诗忧国爱国忠君以民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