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刘醒龙小说人物的心理逻辑与情感向度——以中篇小说《凤凰琴》为中心的考察

    王迅
    4-6页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美学

    万小钰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为出发点,基于当时国内悲剧现状深入思考,再融合老庄、佛教的思想来阐释自己的悲剧观,提出"生活之欲""解脱说"两个悲剧概念,将人生之奥秘破译。即便在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但是其对研究《红楼梦》一书中体现的悲剧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先分析王国维悲剧概念的理论基础,再对其两个悲剧概念进行浅析。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叔本华《红楼梦》悲剧

    初中教材中叙事散文和小说的比较

    焦瑞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叙事散文和小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很重要的两种文体,虽然二者都具备记叙类文本的特征,但在故事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情节的完整性以及环境描写方面均有较大差别。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二者的异同,这会使教师在解读方式和教学方法上存在误区,本文将以《散步》和《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为例来阐述叙事散文和小说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期对广大教师的教学以启发。

    叙事散文小说真实典型

    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文本选编的价值解析

    周晨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中国》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阅读板块推荐的两部著作之一,从文本内容看,具有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三个方面的价值,明确《乡土中国》的这些文本价值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挖掘并在实际课堂中践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部编版高中语文《乡土中国》选编价值

    顾彩《容美纪游》的散文叙事研究

    董曼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容美纪游》是清代学者顾彩于康熙四十三年前往容美所作的一部游记。此书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游记,它以自由书写的散文为主要语体,对容美的山川景物,历史问题以及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形作了生动的叙述。书中以散文描绘景物,富有浓郁的诗意,顾彩以作诗的形式结构篇章,文中有诗境,正是在这种散文叙事特色下,造就了《容美纪游》极高的文学价值。

    顾彩《容美纪游》散文叙事特点

    中西女作家三毛与毕肖普诗歌情感比较

    张佳睿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作为一种文格优美、含蕴丰厚、语言凝练的文学载体。从古至今,其精神养分源源不断滋养着人类文明。在中西诗歌史上,较为显见差异包括文化、艺术、语言、文论四个层面,对比研究中西诗歌对于中外文化交融意义非凡。在比较文学层面,本文以三毛《远方》和毕肖普《鱼》两首诗歌作品为例,进行中西诗歌情感的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二人诗歌的情感抒发方式,进而解读相关研究价值。

    三毛毕肖普中西诗歌镜像理论比较文学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焦提静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和创新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叶圣陶语文教材观、阅读教学的阐释和评析,辩证地看待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较大启示。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材观阅读教学

    《劝学》和《论读书》的文学功能对比

    柏应清曾令忠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很多人对读书的热情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学生在考试指挥棒下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对《劝学》和《论读书》进行比较,分析文学功能在两个中外著名散文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索教师在文学教学中如何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理解理解文学作品,丰富学习者的知识、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最后希望为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文学素养。

    文学功能《劝学》《论读书》

    王靖《英国文学史》写作中的传记模式研究

    张珂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靖的《英国文学史》是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英国文学史,这部文学史的编写不以作品文本为中心,而以传主(即作家)为中心,自觉运用了传统中国人所熟悉的史传模式,力求将外来学术话语与中国本土学术传统相结合。文学史与传记模式相结合,旧识充当了新知的媒介,比较成为与世界对话的途径,作为中西文化在剧烈碰撞之时中国文人的一种特殊的话语策略,既显示出一种自发的比较意识,也反映了过渡时代传统文类的一种新变。

    文学史传记模式王靖《英国文学史》

    陶东风的文化研究之路

    肖瑛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东风提倡文化研究源于其对九十年代文学理论"失语"困境的反思,他借助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建构具有公共性的文学理论,是对特定时代背景下文艺学科发展前景的关切。当前,加强文学理论对现实的阐释能力以凸显其公共性依然是合理的。

    陶东风文化研究文学理论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