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形象视域下李娟《冬牧场》的"汉写民"解读

    田文羽徐梅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写民"文学是一种从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文学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汉写民"文学在建构国家形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过去,人们对于"汉写民"文学的理解仅限于它在传统与现代化碰撞中的缓和作用,从而导致了以往"汉写民"文学的神秘化、想象化、人物"乌托邦"化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汉写民"文学书写形式单一、发展迟缓.而李娟的《冬牧场》作为新时代"汉写民"文学代表作,在用平等展示、生动再现、日常化的书写手法丰富少数民族形象塑造的同时,又对当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进行了增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在文学层面上建构国家形象的创新性表达.

    李娟《冬牧场》汉写民文学话语国家形象

    安娜与繁漪爱情悲剧之比较

    柴婉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尔斯泰塑造的安娜·卡列尼娜和曹禺创造的繁漪是文学史中悲剧女性的典型,安娜和繁漪都做出了离经叛道的大胆行为,鼓起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文章旨在通过安娜和繁漪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揭示悲剧的原因和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繁漪爱情悲剧时代性格

    王充《论衡》"实"的文学批评观研究

    聂新媚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实"和"实用"是王充"实"文学思想的主要构成部分,"真实"是王充文学批评标准的基本要求,"实用"是王充文学批评标准的核心.王充"实"的文学批评标准是以实际意义为核心,以实事求是、落实于众为辅线.王充要求文章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都要有实际意义,要求文章要颂主恢国,要劝善惩恶、质解疑难,要使作家能够流芳千古.王充"实"的创作观,是以真实为创作基础,要求作家要保持独立性、表达清晰,以发挥文章影响现实的作用.学习王充要求文章要有实际意义的批评标准,有助于唤起现代知识分子承担文化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的批评标准,对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有借鉴意义;要求文章要落实于众的批评标准,对于当今某些"学院派批评"如何拥有广泛的受众面有提示作用;对作家独立性的要求,对于如何处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仍有着借鉴作用.

    王充《论衡》"实"的文学批评观

    德国文艺理论中的现代性精神

    王志怡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点在文艺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莱辛和黑格尔作为这一阶段德国文艺界的代表人物,分别在各自的文艺理论中体现了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与回应.其中,莱辛通过开创"诗画分离"的先河促使现代文艺直接服务于德国现代资产阶级的进步与发展;而黑格尔则通过发展"美的理念"走向了现代文学自律的道路.两人的文艺观不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进步、自由等现代性精神的内核,也在悖论中揭示了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文艺观的角度丰富了对现代性进程的理解.

    莱辛黑格尔文艺理论现代性

    布瓦洛《诗的艺术》中的古典文艺理论

    邓千叶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艺复兴三百年之后的欧洲,随着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君主王权日益加强,社会盛行唯理主义的哲学之风,文学上古典主义的兴起并不断发展达到高潮.布瓦洛是古典主义大本营的代言人,他的著作《诗的艺术》不仅仅体现了十七世纪笛卡尔唯理主义的精神,也接受了同时代拉辛等杰出文学家的经验,对于古典主义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进行了一系列总结与归纳.作为古典主义文学中的"金科玉律",布瓦洛也凭借《诗的艺术》这本书确立起在法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深陷当时文坛的"古今之争"中,为古典主义强力发声,身上所体现出的法国精神的永恒特质不仅是当时代文学思潮的体现,更作为一种优秀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纪念.

    古今之争布瓦洛诗的艺术古典主义

    鲍德里亚身体理论影响下的消费探析

    崔玉洁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思想史上,在身体与心灵的二元对立中,身体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但进入近现代后,身体的价值也慢慢被发现.本文以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的身体理论为依托,分析了身体理论下女性在消费中地位的变化.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女性的影响、女性消费与被消费的女性之间有何区别、男色消费的兴起对女性消费的影响等.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身体男色消费

    文学治疗视角下同人文学的功能研究

    李盈欣辛格格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的疗愈功能被视作其最初级的功能之一,作者或读者在文学创作或阅读欣赏等审美实践中,逐渐平衡内在精神生态系统,培养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人文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类型文学,因其创作风格和受众群体等特点,以独特的心理作用机制发挥着文学的疗愈功能.本文将同人文学置于文学、文艺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跨学科语境中,基于广义的文学治疗理论视角,论述同人文学满足精神需要、获取身份认同、治愈精神创伤、实现道德教化的四方面疗愈功能,以期延伸文学治疗的可能性,并为大众认识和评判同人文学这一新兴文学类型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视角.

    同人文学文学治疗疗愈

    论语言的虚构性

    石舞潮胡青宇
    17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是存在的家.万物在语言的世界里存在、展开;人类在语言的世界里生活、思考.作为一个人工创造的符号系统,语言自身具有明显的、系统的虚构性——正是语言自身的虚构性,为人类的语用实践提供了虚构的便利,让人类得以在语言虚构的世界里诗意地栖居.

    语言符号能指所指语法系统虚构性

    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的融合路径

    吴琼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还蕴含着无数形态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内涵.随着各种传统节目进入各级非遗名录,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宣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逐渐被唤醒,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同时,非遗文化与传统节目的融合逐渐成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主要从当前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入手,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我国传统节日、融入我国文化创意资源的成功之道.

    非遗文化传统节日优化路径

    心灵的风景:从《复活》看托尔斯泰的自然书写

    田雨冬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自然(也叫风景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大自然的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的描写,它作为文学所构建的艺术世界的形象之一,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学自诞生起,就蕴含着无数对大自然饱含深情的描绘,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创作更是其中的代表.在小说《复活》中,自然界的事物、季节和天气都具有象征性意义,自然作为独立存在的"天然启示者"将上帝的真理带到人的心中.作为聚焦人物精神世界的作品,《复活》体现了作家将自然风景同人物心理描写相结合的高超技巧.大自然对于展现小说主人聂赫留朵夫和马斯洛娃的心理活动和他们精神"复活"的过程,塑造更为生动的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文学《复活》大自然心理平行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