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约翰·克利斯朵夫》:新时代英雄主义意义探究

    马硕阳
    4-8页

    陆文夫《美食家》中高小庭形象的反讽性

    孙佳媛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食家》中高小庭是主人公,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反讽意义.高小庭作为故事人物,其情感结构形成和言语语境误置造成局部反讽效果;作者采用高小庭视角讲述故事,描绘其革命行动和历史事实之间的裂隙,展现叙述人观点和作者观点的相悖,造成整体性戏剧反讽.这一形象与作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他身上陆文夫提出自己对于革命历史和消费文化的理解,旨在完成其"干预人的灵魂"的文学理想.

    陆文夫《美食家》高小庭反讽情感反讽行动反讽戏剧反讽

    阿来《云中记》的仪式书写探析

    宁海雪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云中记》中,阿来保持一贯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反省意识,通过呈现一个藏族村落的山神祭祀、招魂仪式和净化仪式等形态,铺展出本教的祭祀仪式和嘉绒藏区的民风习俗,以文学的仪式书写修复地震幸存者的心理裂痕,民间话语与科学话语之间的文化裂痕,完成了震后精神重建.

    阿来《云中记》仪式震后精神重建

    可畏的想象:《白鹿原》暴力书写的再发现

    潘志恒黄行云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鹿原》作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通过对情欲、命运等进行书写,呈现出丰富深刻的暴力意蕴——它们奉现代之名,以生活的、日常的姿态,在情节艺术层面上更有效率的,也更合理的,规约着小说人物,形成独特的美学特征,展现历史对个体造成的深层创伤.在文本意义层面上,使作品意义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体现作者对真善美的呼唤.

    陈忠实《白鹿原》暴力书写历史时空

    论余华《文城》中的"文城"意象

    李贤徐文娟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城》是余华的长篇小说,在叙述的过程中,以大量的具象形成抽象的意象."文城"作为一个观念意象,有三重涵义:首先表现在林祥福这个形象上,这一形象隐含了作者对当下人们生活状态、价值观念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其次,表现在它隐喻了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即理想和现实的纠结,文城象征着诗意与远方.第三,文城也是爱与美的象征,探讨了非血缘关系的爱,以及爱与美的关系这一大多数现代人面临的心灵之问.

    余华《文城》意象隐喻

    精神分析视野下《一个人的战争》的意象

    季凤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擅长通过各种女性和男性的隐喻意象来帮助完成小说对女性世界的构建和女性形象的刻画.意象在该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精神分析角度对小说意象展开解读,可以实现对小说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度剖析.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精神分析意象解读

    本雅明视角下白先勇《孽子》的都市书写

    叶晓茜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雅明在其拱廊计划中以漫游者的形象分析了波德莱尔及其作品,这个走入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形象,在都市中四处游走,以一种悲观绝望的姿态反抗飞速运转的现代社会.这个形象横跨一个世纪,出现在白先勇的《孽子》中,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也如同漫游者一样,在台北这座城市寻找自己的落脚点,并试图构建自己的家园.通过分析《孽子》中的空间结构,以及故事中的漫游者形象,探讨都市空间与人物之间相互构成的可能.

    白先勇《孽子》漫游者本雅明空间

    虚与实的并置融合:《山上的小屋》的空间叙事

    王美银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上的小屋》是一部颇具实验性的作品,其凭借丰富多元的空间类型、复杂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形成了独特而新奇的空间叙事模式,同时展现出残雪对于当时人的绝望的生活状态和冷漠人性的深刻思考.本文从空间叙事理论出发,聚焦文本中地志空间、梦境空间、空间的并置交融三个层面,通过对作品中各个空间所呈现出的丰富变化和微妙关系进行分析,为读者展示一个虚实交互的病态而荒诞的世界.

    《山上的小屋》空间叙事梦境空间地志空间空间并置

    文学地理视域下的汪曾祺与里下河文化研究

    杨静静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汪曾祺作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备极高的文学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但是在众多研究中,没有充分注意到汪曾祺作为里下河文学流派的一份子的创作所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将汪曾祺创作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形式,分别从里下河地区的地域文化风貌对汪曾祺创作的影响以及汪氏小说对里下河文学内涵的发展等方面来展开,为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学界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切入视角.

    汪曾祺地域文化里下河文学流派短篇小说

    陆游花卉诗与其人格关系之探讨

    邢晓莲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游爱花,一生为花写下千余首诗,内容基本涵盖了所有花卉种类.从不同的花卉诗中,我们可以窥见陆游不同的性格:梅花诗寄托了他坚贞高洁之品格,海棠诗则展现了他狂放不羁之个性,牡丹诗是其家国理想之表达,日常生活花卉诗则突显了他闲逸淡然之性情.

    陆游花卉诗梅花诗牡丹诗海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