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蒋捷的惜春词探赏

    王先清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蒋捷将自身体验和所见之春景一齐融入到笔下的词中,其惜春词中寓含及时行乐、故国之思和女子闺怨三种主题;既有家国之悲,也有春景之丽:其言语婉约淳雅,在清远的旨意中寄托了自身在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寄托了自我在一片姹紫嫣红中的气节和人格.

    蒋捷《竹山词》惜春词

    鲁迅《阿Q正传》与蹇先艾《水葬》比较

    肖银珠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和蹇先艾分别在他们的作品《阿Q正传》和《水葬》里塑造出两个相似的人物形象:阿Q与骆毛.蹇先艾受鲁迅创作风格影响,其笔下的骆毛与鲁迅笔下未庄的阿Q都承接了作者对社会、对个体的批判与希冀.剖析"刑场"这一特定叙事空间中的人和事,有助于展现作者对"谋杀案"背后国民性的深度思考,探究在旧中国刑场文化背后,作者如何揭露国民性以召唤人类心灵深处的"爱与诚".

    鲁迅蹇先艾《阿Q正传》《水葬》看客

    艾青《手推车》与威廉姆斯《红色手推车》比较

    丁悠然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青的诗歌,深受西方印象派与象征主义的影响,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的诗歌积极借鉴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探索诗歌革新的途径,有意识地将绘画和造型艺术的手法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突出意象所具有的流动性,使诗歌具有绘画的视觉效果.本文以艾青《手推车》和威廉姆斯《红色手推车》为例,从空间营造、意识显隐、意象撷取等三个层面对现实主义诗歌与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手法的异同进行比较.

    艾青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手推车》《红色手推车》

    《梼杌闲评》梦境叙事研究

    秦萌萌柳旭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梦文化源远流长,并通过文学作品这一载体,与整个中国文化传统渊源甚广.梦境叙事作为中国古代小说惯常使用的叙事方式之一,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对情节建构起着重要作用.因梦这一元素有着延展性强、易解释且具备虚幻性等特点,故而在小说创作中被广泛运用.统揽全书,《梼杌闲评》中围绕梦境的情节创作亦多达十余处,通过分析探讨,我们发现这些梦境的设置不仅能够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强化故事悬念,还能丰富小说的审美价值和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时也契合了作者时时流露的果报观和天命思想.考虑到梦境这一元素往往背负着某种文化密码、常成为作者思想流露的载体,故而针对梦境的研究大有可为之处.

    《梼杌闲评》梦境叙事文化渊源

    陶渊明诗文蕴含的三种"自然"

    潘畅胡立新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是道家自然之道的本质内涵,也是道家自然之德的根本价值取向.中学语文教材选有多篇陶渊明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普遍蕴含着"自然"的精神内核.综合分析这些作品中的"自然"意象可以看出,它们承载了陶渊明"自然"理想的三种形态.《桃花源记》中的"自然"意象突显出陶渊明的乡村情结,这种世外桃源般纯朴的乡村既是他"自然"的生活家园,也是他"自然"的精神家园,后世形成了文人的"桃源情结";《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自然"意象重点在于呈现天地万物与诗人自我之间的交流共感,既表达了诗人挣脱樊笼而获得身心解放后复归"自然"的美好心境,也突显出诗人融入天地自然后所形成的天地情怀;《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内视自身后对自我人生的省察,从中突显出来的是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也是一种"自然"人格境界的写照.以上三篇选文分别呈现出陶渊明的三种"自然"生命与生存的理想形态,对当今社会青少年的人生观培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自然意象人生境界

    叶圣陶早期新诗创作之一瞥

    冉聪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新诗史上第一个新诗刊物《诗》月刊的创始人之一,叶圣陶不仅致力于刊物的创办,也身体力行创作新诗并发表诗论.他早期的诗论所述与其自身同时期的新诗创作,达到了言行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他早期在新诗创作方面所强调的三个重点:一是观察人生,潜入生命;二是挣脱桎梏,舒展情思;三是善感童心,融汇成篇.虽然叶圣陶早期的新诗创作并不算高产,但其创作实践与理论却为新诗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至今也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叶圣陶新诗创作为人生情思童心

    纳兰词"烟"意象探析

    严晓露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烟"字使用频率极高.纳兰词中多次出现"烟"意象,其有不同组合方式.纳兰性德运用此意象时还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

    纳兰性德"烟"意象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重要性

    邓玉侠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文本解读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当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现状,提出了文本解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所在,选取了《皇帝的新装》、《台阶》、《老王》、《羚羊木雕》四个案例,从感知文本、解答文本、共情文本、品味文本这几个角度来阐述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解读与体味,以求对提高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文本解读初中语文教学重要性

    人教版和部编版《赤壁赋》的同文异样

    胡译月蒋静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赤壁赋》在人教版和部编版的编排体例中选文定位、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这三方面均有异同,分析其异同表现并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有助于今后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质量的提升.

    语文教材《赤壁赋》同文异样

    《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徐晓艺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之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著作《颜氏家训》中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教育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我们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摒弃其家庭教育思想中带有封建色彩的消极内容,汲取其中尊老爱幼和勤勉学习等优良传统,构建出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新型家庭教育观.

    《颜氏家训》家庭教育颜之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