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颜氏家训·书证》駉駉牡马小辩

    肖徽徽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论及《鲁颂·駉》"駉駉牡马"时,称"牡马"不当作"牧马"解,并称《鲁颂·駉》中的"良马"性别只有"牡马".结合众多文献可知,此结论并不完全成立.颜之推不仅对证据的解读不足,推理逻辑也不够严密,还忽略了毛诗系统下对《鲁颂·駉》主旨思想的阐释方向和《诗》本身写作特点.

    颜之推颜氏家训诗经駉駉牡马

    《论语》成语的语义演变探究

    胡苹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作为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其简练的语言,丰富的含义、极富逻辑性和通俗性的表达使之成为了研究汉语言的重要语料.本文从《论语》成语的语义演变着手,对演变的方式、原因进行分析,为正确理解及使用《论语》中的成语提供一定参考.

    《论语》成语语义演变

    论《清水里的刀子》的结构与主题

    蔡玉鹤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舒清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是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品以马子善老人老妻之死引发的思考及人与牛对死的不同反应布局全篇,表达了对死的敬畏与明澈,揭示了回族文化心理中的宗教悲悯情怀.小说小切口,大主题,言近而旨远,是一篇紧凑干净又饱满丰厚的佳作.其"人牛相对"结构和悲悯情怀,可以作为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的范本.

    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马子善

    从《山月记》看中岛敦战争作品的抵抗艺术

    陈家雨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1942年2月发表的短篇小说《山月记》是日本作家中岛敦久负盛名的作品,取材于中国唐代李景亮的小说《人虎传》,讲述了主人公李徵虽荣登虎榜却因性格清高、不堪屈膝于恶俗的官场,最终因自我撕裂而变成老虎、偶遇挚友袁傪的故事.中岛敦虽然被称作"艺术抵抗派"、坚持文学的自立性,但是仍然能够从行文中发现其对时局的映射,本文试图结合小说文本与历史语境,从"政治与文学"、"战乱与南方"以及"《山月记》的教材化"三个方面来分析该小说中隐含的中岛敦抵抗战争的艺术姿态.

    中岛敦《山月记》艺术抵抗教材化

    以《声声慢》为例谈绿色诗歌鉴赏法

    蒋欣茹张晓红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声慢》浓缩描绘了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孤苦悲凉的生活境遇,既有儿女情长之苦、思念故乡之悲,也有物是人非之痛,意境婉约,写作技艺精湛.运用赵谦翔的"绿色诗歌鉴赏法"教学法对其进行分析,能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继而为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提供一份参考.

    《声声慢》"绿色诗歌鉴赏法"古诗词鉴赏教学

    韩剧《请回答1988》中会话的言语美

    孔芬黄芳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请回答1988》讲述了1988年发生在韩国首尔市双门洞的小巷里的温情故事.本剧中,由于考虑到了听话者的心理和情感,说话者没有遵循合作原则,但促成了对话的和谐氛围,体现了言语之美,也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本文以合作原则理论为基础,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违背了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的会话,及其所体现的言语美感.本文旨在唤起观众的审美感知,使观众重视交际方式,提高交际质量,促使交际和谐.

    《请回答1988》合作原则违背言语美

    网剧《猎罪图鉴》的三重维度探究

    徐珂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猎罪图鉴》是近期最火爆的网络电视剧之一,它以新颖神秘的"模拟画像师"职业为切入点,通过"短平快的探案结构+社会议题的深度解构"打开了单元探案剧短剧赛道的新玩法,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获得对人性和善恶的思考.本文试从身份、叙事、伦理三个维度分析《猎罪图鉴》的独特之处.

    《猎罪图鉴》身份叙事伦理

    论网络小说《赘婿》的四个维度

    赵婵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赘婿》是一部评价很高的网络长篇小说.本文从思想内涵、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和语言表达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

    网络小说《赘婿》四维解读

    唐人张鷟《游仙窟》内涵的多重阐释

    姚瑶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人张鷟之小说《游仙窟》内涵丰富,包罗广泛.本文从幻梦与现实二层面,兼及文人文化心理、宗教、社会与历史等角度,对《游仙窟》进行多重解读,望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化意蕴.

    唐人张鷟《游仙窟》多重阐释

    语文教材中孝文化选文的编排特点

    任书娴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文学和文化素质,还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优秀的孝文化是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本文通过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中的孝文化选文的编排情况,从孝与父母、孝与社会、孝与国家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教科书中孝文化的编排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去探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孝文化对于初中生教育的必要性.基于以上研究,最后从教科书编排这个角度为促进初中生对孝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建议.

    部编版初中语文孝文化选文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