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金征宇

月刊

1673-1689

xbbjb@jingnan.edu.cn

0510-85913526

214036

江苏省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江南大学青山湾校区51号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融合的学术刊物,全国轻工业类和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江苏高校优秀学报、江苏省优秀期刊,被国内化学与化工文摘、中国食品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旨在反映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科学与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工业、日化工业的应用,内容侧重仪器与轻化工生物技术,兼发机、电、纺等专业的科技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粮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标准体系与技术研究进展

    周升阳匡华刘丽强胥传来...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标准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的粮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将在高通量快速检测、视觉化定量检测和智能成套化检测方面高速发展,这对于快速筛查病原与污染物、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和维护公共健康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完善粮食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标准体系而言,快速检测技术必将给粮食质量安全的监测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还能提升我国粮食管理的整体水平,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并提高国际竞争力.

    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快速检测技术

    耐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酱油发酵中的应用

    李佳莲王涛方芳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来源的耐盐乳酸菌(LAB)具有安全性和一定的抗逆特性,研究它们的益生特性和发酵特性对寻找可用于食品发酵的功能菌株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考察了 5株来源于酱油发酵酱醪的乳酸菌的抑菌、抗氧化能力和对胃酸、胆盐与溶菌酶的耐受能力,以及对冻干和高温条件的抗性,并评估了乳酸菌协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的能力.结果表明,5株乳酸菌可在低盐质量浓度(50 g/L)下生长,且对中高盐质量浓度(100 g/L和150 g/L)有良好的耐受能力.这些耐盐乳酸菌皆具有低疏水性,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并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ZQ1 与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 WT1 对胃酸、胆盐和溶菌酶的耐受能力高于 Pediococcus pentosaceus WT6、Weis sella paramesenteroides JL-5、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LCW-28 和对照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JP31.此外,P.acidilactici WT1经冷冻干燥处理后的存活率最高(85%),且该菌株在60 ℃下的存活率比L.plantarum JP31高2个数量级.利用P.acidilactici WT1协同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可使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和有机酸质量浓度分别提高11.03%和34.42%.该研究初步证实了食品来源的耐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和用于酱油发酵的潜力.

    耐盐乳酸菌益生菌抗逆特性酱油协同发酵

    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WO-A/2的表达及其抗菌特性

    韩岳峰焦明马慧君李松建...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替抗、防腐应用平台,探究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的抗菌特性,利用DNASTAR软件对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进行全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了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的主要调控基因为wo-a/2,利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表达细菌素WO-A/2,并对WO-A/2的可溶性、诱导表达条件、免疫原性、溶血活性、抑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作者成功构建了 pET-32a-wo-a/2质粒,表达了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WO-A/2,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当表达pET-32a-wo-a/2质粒的菌株接种于含Amp+的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以终浓度1.0 mmol/L的IPTG诱导8 h后,细菌素WO-A/2的表达量最大.通过双层牛津杯血琼脂平板法验证表明,不同浓度的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WO-A/2均无溶血活性.采用双荧光染色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素WO-A/2可促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凋亡.该研究为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成为安全可靠的生物替抗剂提供了依据.

    鼠李糖乳杆菌细菌素抗菌肽感受态细胞原核表达

    混菌固态发酵辣木粕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

    邢君梅张重权王有琼马李一...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辣木粕(moringa seed meal,MSM)是辣木籽榨完油后的剩余物,多菌种固态发酵(multi-strain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MSSF)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提高MSM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使其具有制备抗氧化肽和活性高蛋白质食品的潜力.作者采用4株菌种对MSM进行平板点种初筛和混菌发酵复筛,筛选出最适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了发酵条件,分析了发酵辣木粕(fermented moringa seed meal,FMSM)的理化特性、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米曲霉和地衣芽孢杆菌组合为最佳发酵菌种.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22 d、料液质量体积比1 g∶1.56 mL、pH 7.52、温度30℃、接种体积分数9%,获得最大预测值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为29.60%.与MSM相比,FMSM营养素如粗蛋白、多肽和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粗纤维(CF)、单宁和植酸的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MSSF破坏了 MSM的表面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发现大分子蛋白质均被降解.通过对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还原能力的测定,表明MSSF能够显著提高辣木粕的抗氧化活性.

    辣木粕固态发酵混菌发酵营养成分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

    植物乳杆菌CCFM8661增强小鼠免疫力的功能评价

    陈峰马微微于雷雷翟齐啸...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通过动物实验评价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CCFM8661的免疫调节功能,作者采用120只雄性BALB/c小鼠,分别灌胃植物乳杆菌CCFM8661(低、中、高3个剂量)或安慰剂30 d.之后采用以下方法综合评估植物乳杆菌CCFM8661调节小鼠免疫力的功效: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实验评价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生成实验及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实验评价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碳廓清实验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实验评价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自然杀伤(nature-killer,NK)细胞活性检测评估小鼠NK细胞功能.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CCFM8661可明显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耳肿胀程度、提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促进小鼠血清溶血素的生成、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机体碳处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CFM8661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益生菌植物乳杆菌免疫力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多杀菌素生产菌的复合诱变选育及发酵优化

    陈润杰李云飞张妍张善飞...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限制了其产业化发展.为了提高多杀菌素产量,以刺糖多孢菌 T1(Saccharopolyspora spinose T1)为出发菌,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iethyl sulfate,DES)诱变,并以链霉素和鼠李糖作为筛选因子结合微孔板培养进行筛选,获得高产菌株S.spinosa F5;发酵后其多杀菌素产量为572.3 mg/L,比出发菌提高35.9%;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柠檬酸钠、异亮氨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46、0.10 g/L,豆油的最适添加体积分数为1.77%,此时多杀菌素产量为707.2 mg/L.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发酵,发酵240 h产量接近800 mg/L;进一步分批补料发酵264 h,多杀菌素产量达1 175.5 mg/L.结果表明,ARTP和DES复合诱变育种及添加外源诱导物可以显著提高多杀菌素产量.

    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复合诱变育种抗性筛选培养基优化

    灰树花醇提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何君强熊雯宇黄莹刘斌...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灰树花发挥活性作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该文分析了灰树花醇提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佳,总酚和黄酮的质量分数与抗氧化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肿瘤细胞抑制效果最好,三萜和甾醇质量分数与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从灰树花醇提物中共鉴定出15个化合物,其中芹菜素和表儿茶素可能是灰树花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麦角甾醇和过氧化麦角甾醇可能是发挥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甾体类化合物.该研究结果可为灰树花作为功能食品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灰树花不同极性溶剂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肿瘤细胞抑制作用

    6种植物蛋白粉的冲泡特性与感官特性比较

    侯姣靓宋佳慧章旋李波...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植物蛋白粉固体饮料以大豆蛋白为主,但市售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开发新型植物蛋白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作者比较了 5种新型植物蛋白与大豆蛋白在粉体特性、溶解速度、溶液稳定性等冲泡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评估样品在外观、口感、滋味、香气上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粉溶解速度快、溶液稳定性好,但粉体流动性差;其感官特性表现为较强的黏稠度、残留感及明显的粉感和生大豆味,整体滋味较弱.奇亚籽蛋白溶液稳定性强于大豆蛋白溶液,但溶解速度慢,具有独特的核桃味、面粉味和清新感的香气特征,口感和滋味与大豆蛋白最接近.鹰嘴豆蛋白粉的香气特征与大豆蛋白粉相似,但口感和滋味差异大,口感顺滑、稀薄,滋味均衡,溶解速度慢.荞麦蛋白粉溶解速度仅次于大豆蛋白粉,但溶液稳定性差,甜味和甜香较强,有独特的烘焙味和油脂味.小麦蛋白粉与大豆蛋白粉口感相反,酸味和发酵味较强.豌豆蛋白粉有突出的苦味、咸味和鲜味,小麦蛋白粉和豌豆蛋白粉的粉体流动性较好,但不适合直接饮用.综上,5种新型植物蛋白粉在冲泡特性和感官特性方面均有明显缺陷,实际产品开发中应以复合蛋白粉为主,以提供更好的冲调及饮用体验.该研究为新型植物蛋白粉的产品研发提供了依据.

    植物蛋白粉冲泡特性感官特性大豆蛋白

    不同除菌处理对脱脂驼乳与稀奶油中活性蛋白质的影响

    刘羿飞彭小雨潘丽娜李威...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鲜驼乳离心分为脱脂乳和稀奶油,采用微滤、紫外辐射、巴氏杀菌对脱脂驼乳进行灭菌,采用高温处理对稀奶油进行杀菌,比较非热处理和热处理对微生物去除、活性蛋白质保留及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的影响.与巴氏杀菌相比,微滤、紫外辐射使脱脂乳中细菌总数降低更多,且能完全或部分去除芽孢;1.4 μm微滤和紫外辐射能保留更多的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巴氏杀菌后乳过氧化物酶活力降至杀菌前的1/6,而1.4 μm微滤和紫外辐射样品中乳过氧化物酶活力保留95%以上;多胺氧化酶活力易受紫外辐射影响;1.4 μm微滤使胰岛素完全保留;微滤对天然乳清蛋白的保留率高于巴氏杀菌;与热处理相比,非热处理脱脂乳中蛋白质未发生显著的糖基化反应.与0.8 μm微滤相比,1.4 μm微滤的膜通量更高,且蛋白质的透过率更高,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透过率分别为95.5%和74.1%.在对稀奶油的高温杀菌中,125 ℃保持5 s能完全杀灭细菌和芽孢,导致蛋白质和脂肪氧化程度较低.将全脂驼乳先分为脱脂乳和稀奶油,各部分灭菌后再混合的处理方法可确保整体有效除菌,同时提高了活性组分的整体保留率.

    驼乳活性蛋白微滤巴氏杀菌

    适合青梅醋酿造的醋酸菌选育

    姬玉丹吴殿辉杨帆宁鹏飞...
    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腐烂的青梅为筛菌对象,采用平板分离、产酸定性和青梅果醋发酵实验筛选出一株产酸能力强的热带醋酸杆菌(Acetobacter tropicalis)J-27.进一步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和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 1株具有高耐酸性且酿造后具有典型青梅醋风味的醋酸菌J-2736.用该菌株进行青梅醋发酵实验,发酵结束时总酸质量浓度为62.47 g/L,且菌株对乙醇、乙酸耐受性良好,可以耐受体积分数10%的乙醇和40 g/L的乙酸.对青梅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其中醇类物质、酯类物质和羧酸类物质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11.7%、36.0%和45.9%.因此选育的热带醋酸杆菌J-2736能够较好适应青梅的高酸特性,具有工业应用的可行性.

    青梅醋热带醋酸杆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乙酸耐受性乙醇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