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与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艺术

金永顺

双月刊

1005-6203

wxyyszzs@126.com

0431-86189361、86189362

150040

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167号

文学与艺术/Journal Wenxue yu Yishu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中国山水画意象空间中的诗画特征

    陈斌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与画是艺术的两大门类,中国画突破真实物象的束缚,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形式,创造出独特的意象空间表现手法,使中国画形成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间结构.

    中国画意象空间诗画特征

    "心"声夺人——浅谈声乐学习中用"心"歌唱的重要性

    郝娅楠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灵深处的情感真挚而自然散发源自演唱者充盈而深厚的内在修养,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精进技艺,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提升精神与心灵的境界.用心歌唱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作品的内涵,进而深刻动人地揭示作品的精神实质,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当然这需要演唱者重视自身的综合修养,不断将专业学习纳入到自我成长成才修炼的进程中,也将人生的体味融入到声乐作品的演绎中,不断追求声乐演唱的至高境界.

    歌唱用"心"修养

    模仿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李娜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许多电视娱乐节目的舞台上出现了模仿秀,这一现象让我陷入沉思,在我们的声乐学习中是否也有模仿呢,模仿别人到底是一种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写了这篇文章--模仿在学习中的作用,希望声乐学习者能借鉴思考并提出宝贵意见.

    模仿量变质变双刃剑

    透过滕固风格学视角审视"南北宗"论

    侯文生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北宗"论是明代董其昌、莫是龙等人提出的划分画家种类的一种观点,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民国时期的滕固(1901-1941)先生,深谙西方风格学的方法论,他作为研究中国美术史现代模式的开山者,从不以个人的好恶评判画史,并尝试以风格学的视角对"南北宗"论作出了全新的评判.应该说,滕固先生的评论具有颠覆传统美术史写作的重大意义,为我们今天重新了解和认知"南北宗"论开启了新的思路.

    滕固"南北宗"论风格山水画文人画院体画

    浅谈汉字形貌修辞在大型活动中的运用

    陆沉
    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的中国是高速发展的国家,较之于以往,已经越来越多的举办大型活动,而每次的大型活动必然会引起会微设计等的竞选.巧合的是,最近的大型活动的会徽都和中国的汉字越来越贴近,在体现汉字流行世界的同时,也意味着汉字形貌修辞在各种大型活动更受重视,本文试图从近些年的大型活动会徽入手,研究汉字形貌修辞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形貌修辞大型活动会徽设计

    浅议现代中国画中的线

    孙莹莹
    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线描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它从一开始就具有装饰性、平面性、意象性和书法性.然而,在今日这个"开放"的时代,一些人过度的吸收西方绘画的现代元素而忽略了传统中国画中线的运用.而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线描艺术,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特色,保留本民族的艺术风格.

    线描艺术继承发展

    当代中国画色彩的再回归

    王欣
    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古至今,中国画色彩经历了从"随类赋彩","以色貌色",从有色发展到"无色"形成了中国画色彩独有的设色面貌和色彩系统,随历史的演变,以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情趣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中国画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中,中国画色彩的再回归该走怎样的道路,是当代中国画众多问题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画色彩笔墨中西再回归

    浅谈庄子"虚静观"对绘画创作之启示

    丁珠玭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思想范畴中所蕴含的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道"是他思想里面最为核心的东西,是自然境界、心灵境界、美学境界高度统一的,观照道的心境是"虚、无、静"--"虚静".在绘画创作中,艺术家要排除一切杂念干扰,世俗牵绊,给与心灵最大的自由,到一种"入神"的酣然状态和虚静空灵的境界,从而创造出伟大的艺术品来.

    "虚静"体道艺术创作心境

    宗教产生的基础和作用——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感悟

    程竹青
    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运用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存在和发展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刻的历史根源.

    黑格尔马克思宗教

    怎样继承和保护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

    姬英涛
    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祜族是云南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善于歌咏,娴于舞蹈,其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是拉祜族的传统音乐面临着丧失民族风格的尖锐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的重任,是历史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所以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来保护拉祜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继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