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理论与批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理论与批评
文艺理论与批评

陈飞龙

双月刊

1002-9583

wenliping1986@126.com

010-64935584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文艺理论与批评/Journal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家文艺理论类重要核心期刊,倡导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来观察,分析和评价当代中国以及世界的文艺现象和思潮,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作积极贡献。本刊坚持人类学的立场,探索中国的第三世界的文论和批评的方法,对80年代以来日趋僵化的新潮话语和洋八股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意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业史、生活史与心灵史的三重奏——细读王安忆新作《五湖四海》

    张冰
    14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安忆的小说新作《五湖四海》以一对普通夫妇的创业史为叙事主线,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小说凭借对日常生活形态及人的精神心理变化细致入微的描摹,揭示了隐藏在现实中的危机,从而为反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种以物质积累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可贵的视角.但将现实危机处理为家庭伦理危机,以及通过内在叙事张力而呈现出对日常生活和民间文化的去政治化、非历史化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说对相关历史和现实展开更深入的开掘.

    王安忆日常生活民间文化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

    文艺创作要努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以电视剧《繁花》的主要人物塑造为例

    王莎马驰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繁花》播出以后,毁誉参半.该作品描画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中的上海一隅,记录了上海滩上部分市井生活,但与那个改革开放潮流涌动、勃起奋进的上海不甚相干.如果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引领,我们会发现这部作品存在着不应忽略的问题:用小历史淡化大历史,用小真实淡化大真实,用少数人的个人投机行为否定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繁花》典型形象典型人物

    2024年春节档电影叙事艺术与文化反映

    王琼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节档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它不仅是票房的重要保障,更是展示中国电影创作生态的关键窗口.2024年春节档电影数据刷新历史纪录,且以多元类型叙事方法呈现出丰富的影片景观,预示着中国电影创作未来将更加注重类型融合和延伸.春节档电影以深刻而现实的主题为核心,巧妙融入喜剧元素,使观众在欢笑中产生共鸣,其成功彰显了创作者对观众需求的敏感把握,也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与观众口味的多元化趋势.这一成功不仅是产业实力的展现,也是文化自信的彰显,预示着中国电影的光明前景.

    2024年春节档电影叙事艺术喜剧交互性荒诞性

    熊猫视觉形象史的发生——重审蒋彝的插图创作

    何鑫
    170-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现代中国的视觉形象之一,熊猫见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建构着世界对中国的视觉认知.熊猫视觉形象史研究有助于考察从晚清民国到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视觉文化样态的变迁.从文化和历史双重意义上看,华裔画家蒋彝于20世纪30年代末创作的系列图画故事书应当被确定为熊猫视觉形象史的研究起点.以视觉文化研究视角切入,观看蒋彝创作的历史现场,回眸熊猫视觉形象形式语言层面的塑造与嬗变,厘清其背后文化意识形态层面的指涉与脉络,或可为打开熊猫视觉形象史的研究空间提供理论路径.

    熊猫蒋彝视觉文化插图国族

    力拔山兮色盖世——李斛人物画再阐释

    王文娟
    18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斛是徐悲鸿的亲授弟子,写实主义画派的第二代画家,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人物画最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李斛人物画之力的展现、奇险的结构、色彩造型,都体现了他作为徐悲鸿教学样板学生之一的作品魅力和图式精神.1946年徐悲鸿夸赞李斛为中央大学从南京迁至蜀地的弟子中中西融合的"最成功者","为新中国画别开生面",这不仅是伯乐式的提携,抑或是师生同中有异的宽厚激赏,更是对李斛的创作为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有益思考的真诚肯定.

    李斛人物画徐悲鸿徐蒋体系写实主义

    卷首语

    封2页

    作品选

    后插1-后插24,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