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周作人的美文概念及其对于散文发展的影响

    刘佳韵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文概念的提出、消失是与周作人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息息相关的。梳理周作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文学理论与创作道路,会发现"美文"概念本身作为一种抒情性、个人化的文风倾向对周作人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周作人对美文概念的提出、完善、否定一窥周作人对于现代散文文体的定义与其背后的文学类型指向性。

    美文现代散文周作人随笔

    十七年文学身体的颜色隐喻——以《创业史》《红旗谱》为例

    张锦邓群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是权力争夺的场域,本文力图以文学作品中的身体言说作为切入口,细读十七年文学的典型文本,运用颜色的道德隐喻意义对其所描述的身体进行大致分类——红色身体、黑色身体、灰色身体、粉色身体,将身体的呈现与颜色的隐喻结合起来,挖掘十七年文学中身体在国家的政治场域中的生产过程和表现形态,并为其"身体"的解放与"人"的存在寻找出路。

    十七年文学身体叙事颜色隐喻叙事出路

    党争一曲哀歌,贬谪岁月长叹——以《踏莎行·郴州旅舍》为例浅析秦观的贬谪心态

    刘竞男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观是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被尊为"婉约派"词宗,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文学造诣颇高。但是有着超群才智的他,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三十七岁考取进士,开启做官生涯。然而好景不长,朝廷党争激烈,秦观被牵连其中,自哲宗绍圣初年至元符三年,短短七年的时间里,随着朝廷政党之争愈演愈烈,他五次遭贬,所往之处愈加偏僻荒凉。历经世事沧桑,感慨人间悲凉,秦观的词作透露出孤独清冷之感以及仕途无望的落寞与失望。本文通过对其著名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解读,结合秦观先后遭贬的人生经历,浅析其左迁经历中词作的艺术特色及心态特点。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贬谪心态

    从"奇幻之像"看《聊斋志异》与《西游记》的想象艺术

    徐修彤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聊斋志异》与《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志怪小说,前者借狐鬼神魔来编织或凄美或讽刺的人世百态、情爱纠葛;后者则以寓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展开师徒四人的九九八十一难。二者皆被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圭臬,但其中蕴藉作者笔力奇思的想象艺术——奇幻之像,却是巧含殊异,令人读之愈新,读之愈妙。

    奇幻之像社会现实想象

    唐诗中的酒文化

    翟佳慧
    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唐代饮酒政策的宽松,导致唐代酒文化空前繁荣,唐诗中大量描写与酒有关的意象。本文从唐代的酿酒技术、酒的供应方式以及酒的命名三方面挖掘唐诗中的酒文化。

    唐诗酒文化

    论当代客家文学批评的意义

    曾熙
    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客家文学批评的意义可以从现实、理论两个维度来观照。现实意义在于,客家文学聚焦的是客家地域,体现了批评者对于当下、对于本土文学的自觉担当。理论意义在于,客家文学批评重点强化了文学与文化之间关系,在文化批评理论运用方面实现一定的拓展;客家文学批评作为地域文学个体文学资源,有助于正视地域文学价值的挖掘和转化问题。

    客家文学批评地域文学意义

    解读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邵美玲
    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古代文学以及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将结合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使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在展开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合理应用,提升自身的效果。

    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

    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道教文化

    马婷婷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李白便是众多闪耀的群星中璀璨的一颗。除了诗歌之外,道教也在唐朝有了极大的发展,作为诗人的李白,同样是一名道教徒。由于李白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历朝历代都不乏点评李白作品艺术性的文章,但很少有作者探析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道教文化。正是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李白创作的诗歌,对其中的道教文化进行探究,弥补此方面研究的空白。

    李白诗歌创作道教文化

    艺术乡建的美学品格——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为例

    张翠敏
    1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农问题"、"乡村复兴"作为我国一直关心发展战略的大问题,艺术介入乡村被视为复苏乡村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而有效的渠道之一。日本在艺术乡建这一块拔得头筹。本文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结合北川富朗设计美学理念为出发点,阐述理念在城市化进程中诸多社会问题的具体实施运用,越后妻有则以外界力量介入为诱因与土著居民协调形成密切相关的生活模式,总结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经验,提出对中国当代艺术乡建的启示与建议。

    艺术乡建设计理念越后妻有大地艺术

    中国园林与书法的同构

    季熊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艺术以书法为典型,园林则为集大成者。园林与书法都是借形而下的技法手段来表现形而上的思维意识。虽然两者依托的媒介不同,原理却具有同构关系。书法首重用笔和结构,以此表现汉字本身的形式美感;园林则首重立意和布局,以便营造疏密得宜、眼前有景的视觉美感。借书法理论来解读园林兴作,可以探索到中国艺术的核心。

    园林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