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刘雨铭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明城墙历史悠久,规模恢弘,是南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南京明城墙为研究对象,针对明城墙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明城墙科学保护的三个策略:加强城墙管理及相关法律政策的执行、凝聚城墙保护价值共识、促进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以期为南京明城墙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思路和借鉴.

    南京明城墙文化遗产保护

    兴安盟长调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为例

    关诺敏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毛都苏木地处于兴安盟北端,有着为数不多的山地草原,生活在这片草原的牧民世世代代过着游牧生活传唱着长调民歌.乌兰毛都苏木是科尔沁长调民歌的主要流传区域,这里不仅保留着传统的演唱技巧,且极具特色.随着游牧生活向半农半牧经济生活的转型,导致长调民歌失去生长的土壤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本文主要以乌兰毛都地区的长调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居住式参与观察的方法对乌兰毛都长调民歌的主要传承人,传承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乌兰毛都长调民歌传承发展思考

    提高民族心理认同感,促进清远连山壮族民间艺术发展

    梁少欢
    150-15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清远连山壮族少数民族在主壮、客壮融合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以集体活动形式举行的几个民间艺术种类,用观察法、数据整理法,分析出被研究的两类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均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心理认同感,同时民间艺术发展与民族共同心理之间的有强烈相关性.目前连山壮族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普遍缺乏民族心理认同感,呈现青黄不接,人才短缺、表演庸俗化之态.本文从民族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民族内部心理认同感,为民间艺术传承发展提供思路.

    民族心理认同感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略论潮剧锣鼓经及其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陈旭东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介绍潮剧锣鼓经这一潮剧艺术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把锣鼓经作为一门潮剧专业教学的基本课程,使得司鼓、伴奏乐手和潮剧演员的舞台配合,都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节奏上,从而形成一种高度默契的舞台状态.

    潮剧打击乐锣鼓经基本课程

    小剧场戏剧对话剧艺术空间的探索

    吴雪莹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剧场戏剧是不断发展中获取较大成果,以独特的演出形式,打破了传统戏剧固定模式,更为灵活,不但对话剧起到延伸和补充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戏剧创新发展,最大程度拓展了戏剧艺术空间.本文重点小剧场戏剧为研究对象,分析这种戏剧对话剧艺术的空间拓展与影响,仅供参考.

    小剧场戏剧话剧艺术影响空间探索

    关于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途径的研究

    钱沂
    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具有丰富的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非遗"提升了三江侗族的知名度,但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发展还处在外热,内冷的尴尬阶段,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三江侗族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及发展的途径.

    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展的研究

    如何提升话剧表演技巧

    尼玛玉珍
    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话剧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话剧表演中,需要通过音乐和演员们的动作与对话,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展现出剧本的内容.如果想更好地表现出话剧的舞台张力,除了需要演员们的努力之外,还要找到提升自身技巧的办法,才能使话剧变得更加优质,满足人们的需要.

    话剧舞台表演技巧

    简析戏曲演员的艺德和修养

    丁新莲
    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能否有魅力,能否在舞台上光彩照人,这和我们演员自身的艺德与修养有直接关系.艺德和修养是一个戏曲演员在职业生涯中极其重要的品质,良好的修养和艺德能使演员的演绎如虎添翼,带给人非同寻常的视听享受;良好的修养能够促使一个戏曲演员的成功,使他所演绎的作品深入人心、广为流传.

    戏曲演员艺德修养

    谈柳琴戏的艺术特征

    郭晓玲
    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地方戏曲是先辈留给我们无价的艺术珍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山东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使这个地区的戏曲艺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柳琴戏是起源于山东,流传于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的地方戏曲,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山东枣庄、临沂、江苏的宿迁周边是柳琴戏发展最好,艺术形式保存最完整的地区.

    柳琴戏特征唱腔

    多工艺相结合的民族家居装饰品创新设计研究

    覃霞玲
    160-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蜡染与扎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植物染工艺,是中华民族的非遗文化.本文通过提取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族图案,运用现代设计的手法,并通过使用扎染、蜡染与描金等多种工艺相结合,设计制作一系列民族家居装饰品,从而传承中国的非遗文化.

    蜡染扎染多工艺家居装饰品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