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媒介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赵志慧
    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发社会变革的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对于绘画来说,科技的发展直接提供了新工具、新手段、新材料。随着数字科技的迅速发展,数码媒介被广泛繁荣运用到各个方面,使我们之前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创作手法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视觉艺术有些也远远超过了传统绘画的范畴。

    数字媒体油画传统艺术

    浅谈绘画中的画眼——论中国画创作中的视觉中心与视觉顺序

    张鹏
    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创作在展览时代大发展的今天,视觉的冲击力变得尤为关键,如何快速,直接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显得更加有意义。今天我们就吸引观众的一个要点,即画眼与视觉顺序,讨论如何通过这种规律来直观的提升画面的冲击力。

    视觉平衡视知觉画面冲击力

    现代工业对油画的影响

    王营
    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工业的发展对油画是有促进作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延续了油画的发展。西方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潮支配和工业发展的制约,油画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现代工业油画影响

    古代中西美术题材比较

    张迪
    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方由于文化、思想理念和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产生的美术作品题材内容也略有不同。文章对古代中西美术题材的不同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创作者认识到美术题材选择的重要性,增加美术作品的意蕴,提升美术作品的思想和格调。

    美术题材审美需要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的复古分析

    张颖娟
    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工笔花鸟画的一些见解和研究,阐述了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中的复古现象,揭示出当代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潮流,为从事在绘画艺术道路的相关人士给予一些启发和帮助。仅供参考

    工笔花鸟画复古分析艺术风格

    插画中的意境审美

    邓玉梅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几年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语境下,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特征的插画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使得这类插画在一众作品中颇具辨识度。文章以插画师倪传婧的作品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传统的意境审美在作品中的体现,探讨了如何避免让中国特征的插画流于表面形式,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真正具有文化底蕴支撑的插画艺术风格。

    插画传统文化意境审美

    东西方绘画美学在梁平年画中的融合

    胡秋晗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美学无疑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并不断吸取壮大。本文以艺术美学为中心,探讨西方传统绘画对中国梁平年画的影响,研究西方传统绘画与梁平年画之间的关系。提出当下中国艺术美学融合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认为要想让中国艺术发展的越来越好,就必须在以中国精神为中心的基础上继承并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中国艺术美学才能形成自身特色,并在世界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东西方绘画美学梁平年画文化融合

    地域特色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表现手法

    易景福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文化底蕴丰厚,艺术种类繁多,中国山水画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画家通过对山川自然的观察与感知,将对自然的感受投入笔端,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而不同地域,也造就了风格多变的中国山水画。本文就将论述唐代以来,地域特色在山水画中的表现手法,以供借鉴。

    中国山水画地域特色表现手法

    论老河口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复兴

    黄晓琪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省老河口市"非遗"——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实地考察,发现老河口木版年画知名度之高与它现今发展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保护、传承与复兴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如:老河口木版年画的雕版保护条件不佳;传承后继无人;无建立自己的品牌;经济效益差等等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笔者主要从创新培养传承人模式、"非遗"的"跨界"商业合作等两方面提出了思考与建议。致力于提高老河口木版年画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年画市场"非遗""跨界"活态传承

    解析当代工笔的继承与创新——以人物为例

    吉婧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它的发展历史就是历代工笔人物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探索的历史。工笔人物画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体现不同的风格面貌。当代工笔人物画作为当代中国绘画一个重要的分支,在当代多元的社会文背景下呈现创作形式与创作题材的多样化。

    工笔人物画当代继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