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舞蹈编导的视角解析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张聿璐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汇聚了56个民族,而每个民族都拥有自身相应的传统文化,民族之间和谐的发展是当今中国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思想。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普及导致人们的接受观念急速增长,从而很大程度上的忽视了对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的保护和传承,而对于很多擅自改编民族艺术的行为也是数不胜数,为的就是博得关注。可是这样对于我们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真的是可持续的么?这值得我们深思。

    舞蹈编导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

    咏叹调《维利亚之歌》的演唱分析

    栾澜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朗兹·雷哈尔的《风流寡妇》,这部三幕轻歌剧是维也纳轻歌剧辉煌巅峰时期的经典佳作,轻歌剧的音乐形式活泼戏剧,区别原有的正歌剧,轻歌剧更为活泼性、娱乐性、大众性、诙谐性。歌剧中经典唱段也是被后人传唱至今,其中包括汉娜的咏叹调《维利亚之歌》;丹尼洛的咏叹调《古时有一对王子和公主》;汉娜和丹尼洛二重唱《双唇无语》;瓦莲蒂娜与卡米耶的二重唱《如果爱情突然来了》等,本文主要是从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歌曲情感体现、语言把握来分析女主角汉娜演唱的咏叹调《维利亚之歌》,为自身更好的演唱诠释作品。

    咏叹调《维利亚之歌》演唱分析

    朱长文《琴史》中的古琴理论

    郑昕怡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长文的《琴史》是当前存有的最早的琴史专著,自从建国以来,有很多的学者和专家都对其进行了专业的研究,通过多维度、多方位来对其进行剖析。本文则对朱长文的《琴史》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朱长文的治史态度以及《琴史》的性质价值进行探究,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朱长文琴史理论

    钢琴演奏中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入探究

    李炜坚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钢琴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表演艺术,超高的表演技术决定了较高演奏的艺术水平。所以钢琴演奏需要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缺少技术性的艺术是无味的,而缺少艺术的技术也是没有意义的,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他们统一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会呈现更好的艺术作品。

    钢琴演奏技术性艺术性

    钢琴弹唱技能的协调性与技巧性探讨

    刘飏华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作为演奏乐器中常见的乐器之一,随着国内艺术氛围的逐渐融洽,推动力钢琴弹唱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钢琴弹唱技能的协调性和技巧性进行了深入探究,期望可以为相关人士在钢琴弹唱效果方面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借鉴。

    弹唱技能技巧性钢琴协调性

    《探戈的历史》中的萨克斯管演奏技术分析

    李家奕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戈的历史》一曲虽为移植作品,但这并未妨碍他成为萨克斯管演奏作品中的经典,探戈音乐中的快板以及慢板的演奏技巧在此作品中都可以展现。同一作品中多变的节奏以及对抒情片段的演绎、把握,都对演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探究这些技术要点理解并合理运用都将成为能否成功把握这首作品的重要因素。

    探戈重音气息

    中国打击乐鼓类乐器滚奏技术概述

    龙稳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打击乐器的滚奏技术的处理,并以排鼓、花盆鼓、建鼓三种乐器为例。文中,首先阐述了笔者对滚奏这种演奏技术的概念定义及其本质内核。其次,对滚奏的基本形态进行划分,从三个方面(时值、速度、力度)逐项开展对滚奏技术的分析研究。

    滚奏技术时值速度力度

    单簧管演奏实践中指法的应用研究

    谭政
    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单簧管演奏的左右手指法应用展开研究,探讨如何综合训练与运用手指技巧,对训练和演奏之中的手指训练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与介绍。

    单簧管指法演奏

    浅析先秦音乐中的"乐教"思想

    周莉思
    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乐为教"是先秦时期音乐作品创作和传播的途径之一,也是统治者通过音乐教化百姓思想的手段,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稳定作用。文章首先解读了先秦时期"以乐为教"观念的形成背景,其次阐述了"以乐为教"的具体表现形式,最后分析了"以乐为教"对先秦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先秦音乐以乐为教社会发展

    中国古典舞身韵进入舞蹈语言创作的可行性途径分析

    朱桦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其融合了许多戏曲动作而被称为戏曲舞蹈,中国古典舞具有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体现着中国文化。而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中,最重要的就是舞蹈语言的表达,只要将舞蹈语言掌握好了,才能让一只舞蹈具有故事性,展现古典舞的魅力。本文针对中国古典舞身韵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身韵在舞蹈语言创作上的作用。

    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语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