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歌曲《松花江上》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分析

    韩乐扬
    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花江上》是著名作曲家张寒晖的杰作之一,是张寒晖在西安街头目睹东北人民流亡失所而创作的爱国歌曲。这首歌曲影响力强,传唱度广,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整首曲子以抒情性的旋律为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沦陷,背井离乡的东北同胞的同情,还有对希望早日收复国土,抗击日寇的爱国之情。在演唱时要准确把握歌曲中不同段落的情感和风格特点。注重音乐表达的变化。

    张寒晖松花江上演唱情感

    音乐剧的本体属性及发展方向刍议

    林蕤
    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剧是一种与话剧、歌剧"和而不同"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兼备舞台剧的及时性的特点,又有其独特之处。以其综合性、娱乐性等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剧表演,必须从多方分析其基本特征,力求能够进一步的为音乐剧传播、发展做出贡献。

    音乐剧基本特征发展趋势

    刘德海《每日必弹琵琶练习曲》中的美学意韵

    王玲玉
    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西方文化传入后,我国的器乐音乐逐渐建立起了更为理性、系统的音乐学习方式,练习曲作为器乐学习中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刘德海先生为首,开启了琵琶练习曲练习的新思维、新景象。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美学思想主要受儒家、道家思想影响而独成一派。中国的哲学以生命为体系,与西方唯理的体系不同,追求意味、价值、境界与意境,"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然。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一朵花就是一个圆满自足的世界。"练习曲就是音乐"刘德海先生也对此作出强调,技术、速度与情感相偎依,一弹一挑、一个长音皆可给予美的想象。在本书前言中,刘德海先生就强调了技术训练的实质就是美感训练,并提出以"中和"思想为基础的右手阴阳之美、曲线之美及左手虚实之美的美学观念。

    刘德海琵琶美学

    中西乐器比较分析之箜篌和竖琴

    刘雅宁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箜篌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弹弦乐器,在盛唐时期达到流行巅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箜篌的音色清澈,极具中国民族特色韵味,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华夏正声"的主要代表乐器。与之相比,竖琴同样历史悠久,根据相关文献记载,竖琴(Harp)的存在和发展历史至少有五千年。竖琴的音色饱满稳定,可以演奏柔和或激情的乐曲,是西方弦乐器中的典型代表。但目前很多人都将中国的箜篌和西方的竖琴混为一谈,殊不知两者只是外形相近,其历史根源、音效以及演奏方式上都相差甚远。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于中西乐器的专业比较,旨在更好地阐述箜篌和竖琴各方面的差异。

    箜篌竖琴形制弹奏

    浅谈舞蹈训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邹婕妤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幼儿家长们也开始广泛认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于是纷纷为幼儿选择各类艺术教育课程。其中,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学科,自然也受到了广大家长及幼儿的欢迎,目前学习舞蹈的幼儿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舞蹈机构也络绎不绝的产生。文章将从剖析舞蹈与儿童成长的密切联系展开,细述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所用的方式方法。

    舞蹈教学幼儿创设力成长

    浅谈琵琶独奏曲《虚赖》

    李懿
    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天华是我国重要的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国乐改良"运动,这极大地影响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走向。《虚籁》是刘天华于1929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此曲开创性的借鉴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演奏技法与琵琶相互融合,抒发了作者在万籁俱静的夜色下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笔者借此进一步研究刘天华作品的演奏技法及艺术特色,希望能为后来的演奏者在演奏此曲时提供些许帮助,使其更好的把握曲目风格,融入思想情感,更好地演奏作品。

    刘天华琵琶《虚籁》演奏技巧

    我国地方民歌的研究与分析——以南阳地方民歌为例

    赵茜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关于民歌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民歌作为人民智慧的结晶,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民风民俗,且我国的民歌与其他国家不同,从古至今涵盖了多种语言形式和文化特色,这些历史瑰宝凭借着成熟、系统化的艺术形象集中展现在现代人们面前,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以南阳地方民歌为例,主要分析南阳地方民歌的研究意义和行程原因,旨在推动我国地方民歌的发展。

    民歌南阳地方民歌成因传承与发展

    浅析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

    蔡喆赟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伴奏通常被称为钢琴艺术指导,由钢琴表演艺术中分支而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管弦乐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钢琴伴奏艺术,其次以管弦乐钢琴伴奏为出发点阐述其艺术特征,进而归纳钢琴伴奏者的学习要点,最后总结管弦乐钢琴伴奏者应学会逐渐掌握钢琴伴奏艺术。

    管弦乐钢琴伴奏艺术特征学习要点

    有关咽音训练的四个无声练习

    梁月花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咽音训练的第一个步骤 ——无声练习,有借鉴,有创新,教学相长。

    无声抬头震摇蛤蟆气形成纵沟

    声乐歌唱中音色与情感的表现分析

    于文杰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艺术与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都要服从一定的审美意识,讲究美学原理。只重视技能、技巧,而缺乏对作品情感的处理,缺乏生活体验、文化修养,那么,在其声乐表现中将永远缺少某种"感觉",只能象工匠技术的传承,而不可能表现出艺术的独创性来。在声乐演唱中对歌词的理解,对歌曲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内心思想的解析,都需要一个歌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学修养。

    歌唱艺术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