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下旬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李少华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下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Next 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

    张菁
    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传统媒体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对播音主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转变自我,更好的适应新媒体环境.笔者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播音主持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播音主持更好的发展.

    播音主持新媒体环境创新

    粤北瑶族头饰的审美及文化价值探析——以连南油岭排瑶为例

    闫黎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北瑶族银饰汇聚了瑶族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积淀了瑶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呈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从连南油岭排瑶银饰的图案纹样、色彩搭配、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弘扬粤北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排瑶银饰图案纹样色彩搭配文化内涵

    甘肃民俗体育项目秦安蜡花舞的传承与发展

    陈玮
    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甘肃民俗体育项目秦安蜡花舞的渊源、开展现状、制约其发展因素等进行深入调查和整理分析,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措施,以期促进秦安民俗体育文化项目的有效传承与健康发展.

    民俗体育秦安蜡花舞传承与发展

    论区(县)级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

    谢德明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各级政府是推动非遗保护最主要的力量,其中区级政府是落实国家非遗保护政策最关键的一环.区级政府如何找准角色定位,在辖内开展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是理论和实践中的崭新课题.笔者以广州市老城区荔湾区为例,阐述了现行区级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区级政府新时期非遗保护工作找准定位的对策建议.

    区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角色定位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王玉干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年洗礼后的中国杂技,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核心、有本质、纳百川的较成熟的艺术种类,中国杂技已从片面实践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循环发展中快步前进.面对杂技创作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靠什么使创作独树一帜,靠什么让作品鹤立鸡群,靠创造力,只有创造力的不断释放与提高,才能应对时代与社会对杂技艺术的不断需求.本文通过对"创造力的概念与特征"、"创造力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创造力在杂技创作类型中的运用"以及"创造力的提高是杂技创作发展的推动力"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强调了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重要性,传递了一些关于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运用建议,希望能够对杂技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创造力杂技表演运用策略

    "从民间到舞台"——粤西傩舞的创作实践与探索

    门大成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西傩舞从古到今,它的存在都因它特殊的仪式感、颜色艳丽夸张的服饰、形态各异的面具而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具神秘感的色彩.不管是从开始的田园到市井,还是现在的庙会、节日、舞台.仿佛当我们穿上了服装,戴上了面具我们就能与神交流,祈求神灵为我们赐福.让我们走进粤西傩舞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领略这一古老的舞蹈艺术如何在现代舞台上重放异彩吧!

    粤西傩舞创作实践探索

    浅析古筝在戏曲中的实用

    何建超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族乐器领域中,古筝音色清新脱俗,被广大艺术家们视为瑰宝,其源自于秦、兴盛于唐,截止至今,发展历史已有三千余年.透过艺术特征角度观察,其各个精神内涵和美感韵律都是依靠特殊的声音组合呈现的,透过层次分明的戏曲伴奏,仿佛可以看清那顺畅流动的所有音乐线条,现场体验果真是酣畅淋漓.而本文则在客观阐述古筝伴奏音乐的审美特征基础上,分析古筝在戏曲中的实用细节,希望将这种独特的音乐美感介绍给更多的听众.

    古筝音乐伴奏审美特征实用细节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简析舞蹈形体训练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何岚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剧是语言的艺术形式,但广义的语言概念并不仅仅是声音发出的语言,而是也包括表演者肢体语言.真正的话剧艺术要求演艺人员具备更多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戏剧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把戏剧蕴涵的故事情节完整而丰满地描述出来.而演员的肢体语言是更丰富的台词,可以以特殊的形式把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更逼真和生动,会给观众带来更充满想象力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引导观众真正融入到话剧所要表达的情境中来,让观众和戏剧中的人物水乳交融.本文将通过介绍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深度分析舞蹈形体训练在话剧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肢体语言舞蹈形体话剧表演意义

    浅谈金碧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发展

    吴晓新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智慧,体现了民族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创造力,不论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历史价值上都是非常宝贵的,对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观、价值观、社会观具有深远的意义.滇剧作为云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已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回顾金碧街道戏曲文化艺术节的发展历程,分析一个文化部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本土戏曲"滇剧",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的文化精髓 ——的发展道路.最后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结论和经验,为其他街道在实践中传承戏曲文化艺术、弘扬先进文化提供借鉴,更好地打造街道文化品牌,树立文化自信.

    戏曲滇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研究——以广府庙会为例

    谭莎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临科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日益数字化的新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服务,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公共文化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做到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优化,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围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大型传统节庆文化活动的场景融合展开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场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