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河南淮阳泥塑"泥泥狗"领悟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

    李蒙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泥塑在我国有几千年深厚的传承与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一直没有间断,发展到当代,无论是高雅的殿堂之作还是农家的淳朴风情,泥塑艺术都在不断发展创新.本文主要以河南淮阳泥塑"泥泥狗"为切入点,由表及里、由小见大的引出对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作为民间艺术代表之一,淮阳泥塑所体现出的语言特证是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本文以实地考察为依据配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从艺术的角度对民间艺术的语言特征作了系统的分述与论述.

    河南淮阳泥塑造型语言色彩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

    张小泽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动画艺术处于低谷时期,由于国外动画的大量引入,动画角色在中国年轻一代生活中的渗透和影响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世界美术之林中占有极其光辉的地位,有着许多的表现形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提倡创作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动画角色形象,并作为一种文化战略举措开拓中国自己的动画市场.当前中国动画角色造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在动画语言日趋国际化、通行化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中国传统造型元素创造出令人喜爱的中国动画角色,同时又能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念等方面凸显出中华民族的神韵,从而大力推动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研究此课题的意义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动画人物时代

    试论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哈尼族棕扇舞的传承和发展为例

    陈珊珊
    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是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中华民族大家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宝库中的宝贵财富.而哈尼族舞蹈又是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里蕴含着哈尼族人民所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对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白鹇鸟传说"寄托着一种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传达着哈尼人民对自身民族历史的认同感.

    哈尼族舞蹈文化棕扇舞非遗民族习俗传承发展

    探究东巴纸在版画印刷材料中的应用

    王轶男
    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版画的出现推进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类社会文明作出了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浅析了版画印刷形态,初步探究了版画印刷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源于纳西文化的古老手工纸,结合自身创作版画作品,寻作品与材料碰撞的各种可能.

    版画印刷材料东巴纸版画创作

    谈戏曲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孟圆圆
    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包含着剧本、音乐、化装、服装、道具、布景等等因素.这些都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成为一出完整的好戏.这里面究竟哪一门是最重要的呢?我认为全部都重要."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这番话,道出了中国戏曲的一个基本特征——综合性.

    戏曲综合性特点

    谈民间舞蹈——鼓子秧歌

    蒋仁年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鼓子秧歌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是山东城乡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它的特点是豪迈、刚健、粗犷、奔放,在山东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豪言壮语:"打起鼓子惊天,跑起场子热火朝天."这说明鼓子秧歌的气魄之大,在我国优秀民间艺术遗产中独具一格.

    鼓子秧歌特点形式

    浅谈东北民歌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

    于风君
    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民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也是东北民歌第一审美主体的"一度创作"所要体现的重要要素之一.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东北民歌的内容与形式,就达到了这种美学高度.具体来讲,东北民歌的艺术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东北民歌音乐作品艺术风格

    谈杂技表演艺术观念的创新

    于雷
    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技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它的形成、发展都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当代杂技创作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主题晚会的兴起,与戏曲、舞蹈的嫁接,都使杂技的文化含量在不断提升.杂技融技巧性与形式美于一体的艺术品,这一点在许多优秀的节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杂技技巧创新

    皮影戏进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梁浩
    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需要后继有人,将皮影戏引进校园,让学生感受皮影戏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动手能力、雕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为学校创办"一校一色"、"一校多品"的艺术特色奠定基础.

    皮影艺术传承文化走进课堂

    杨丽萍原生态歌舞剧《藏谜》的艺术赏析

    张雪白
    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人们陶冶情操感受艺术的舞蹈也在发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舞蹈家.其中,杨丽萍领导的原生态舞蹈不得不提.在杨丽萍的带领下,原生态舞蹈开始复苏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原生态舞蹈吸引了越来越多舞蹈家以及热热爱舞蹈的观众的目光.本文就舞蹈家杨丽萍的作品《藏谜》进行艺术赏析.

    原生态歌舞《藏谜》艺术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