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谈奥古斯丁《忏悔录》与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契合

    李玉锦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古斯丁《忏悔录》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西方文学史第一部自传作品;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小说方面的成就.两部作品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有契合之处.

    奥古斯丁《忏悔录》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光合作用在印相工艺中的应用

    周飞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摄影术的诞生开始,直至数字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传统印相工艺还是当代多元化影像表现手法都在不断发展,不断融合.新时代背景下,我们不仅可以在传统印相工艺中寻找摄影原有的文化精髓,更可以采用现代的摄影方式与传统印相工艺建立一种新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归,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古典印相光影成像艺术实验

    俄罗斯的丧葬文化

    刘丽娟
    9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罗斯人的风俗习惯中体现着一些鲜明的俄罗斯文化传统,特别在丧葬礼俗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通过揭示俄罗斯人丧葬礼俗的基本过程,进而揭示了其东正教文化的内涵和独特的俄罗斯文化特色.

    俄罗斯丧葬文化东正教民间世俗

    浅谈斯维特拉娜·阿尔珀斯的《伦勃朗的企业——工作室与艺术市场》

    陈瑜关雪妍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书是以微观社会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颠覆伦勃朗孤独的形象,深入挖掘他社会化的一面.试图以经济学这一独特的视角为契合点,将伦勃朗的社会化同他崇高的艺术追求相结合来研究伦勃朗工作室的艺术制作模式,并从当时他所处的文化外部来探讨他是如何利用艺术市场为他的作品确立它们独立的价值体系.

    触觉戏剧化表演工作室自由艺术市场

    艺术在全球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李昕檑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已经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较量,更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文化话语权"显得格外重要.阴谋无处不在,话语权的争夺也无处不在.文化话语权包括审美权、道德权、主权三方面的内容.

    文化软实力话语权艺术

    浅谈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

    关雪妍陈瑜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图像进入人类艺术生活以来,无不感化着欣赏者每一寸知觉感触.美术史论学家潘诺夫斯基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关于艺术作品内涵的三个层次划分,也称"图像学方法".《图像学研究》从图画本质意义出发上升到统一的本质事物,提出图像学三层次,从图画到意义,与人的身体、灵魂、精神契合达到图像学三层次的构架.对图像的象征价值做了更深层次的阐释,标志着图像学脱离辅助地位成为艺术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转折点.

    图像学理论图像志:人文精神

    诠释学视角下解读《占有》

    孙思萌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占有》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拜厄特最成功的小说之一,它不仅反映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同时也折射出后现代主义作品对历史、文本主题的关注,本文将利用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关于文学作品本质的部分观点对后者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讨,从而揭示文学作品理解和文本理解的本质.

    《占有》诠释学文本文本理解

    阿拉伯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意象构建

    李亮茜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歌,是一门言志抒情的文学体裁,而意象是情志的外化,是"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同时,意象对于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蒋寅将意象由小到大分为语象、物象、意象和意境四个层面.诗歌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意象构建有不同的形式:叙述意象、比喻意象、象征意象和铺排意象,古代阿拉伯诗歌常用叙述意象和比喻意象来塑造女性形象.

    古代阿拉伯诗歌叙述意象比喻意象

    虚度的前半生:《长日留痕》中史蒂文斯的身份迷失与重生

    王宣懿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留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英国传统男管家因职业道德的约束,而埋葬了人性、亲情和爱情的故事.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本文将通过论证主人公史蒂文斯自我身份的迷失过程与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拒绝对话、恪守伦理的关系,进而揭示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成因.

    长日留痕伦理恪守尊严身份迷失

    艺术的自律与比格尔的批判性反思

    夏天一
    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艺术自律能够摆脱资产阶级对艺术的操纵与控制,使得现代艺术能够获得自由.而比格尔则认为,艺术自律一方面是艺术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另一方面是自身体制的丧失.艺术自化并非一个线性的解放过程,而是矛盾发展的过程.本文则主要对艺术自律与比格尔的批判性反思进行分析,阐述未来艺术发展方向.

    艺术自律比格尔批判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