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形式

    童兆亮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但起主要作用的,应该说是剧本和演员的表演.质量较高的剧作,固然是奠定整个戏的成功基础,但有时剧本虽较平凡,经过演员的艺术表演,却对人感染很深.

    戏曲表演方法

    锡剧表演的艺术形式分析

    周剑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锡剧是诞生在我国江南吴地的优秀剧种,带有明显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对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对传承我国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锡剧表演的艺术特点,重点介绍锡剧在表演过程中体现出无实物表演、人物性格塑造和地域文化等方面特点,并且对锡剧表演艺术形式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锡剧表演艺术形式

    浅谈饰演黄梅戏《小乔初嫁》中"周瑜"所感受到的艺术魅力

    袁伟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戏《小乔初嫁》是安徽省2013年重点打造的十大演艺品牌项目之一.该剧运用戏曲艺术的魅力嫁接诠释了三国时期赤壁之战背景下周乔之间的爱情.全剧在贯穿周乔之恋的同时,描述了一位娇美柔弱的女性为了江东父老,为了挚爱的周郎,只身渡江前往曹营,用智慧与真诚,以情度化"曹操的奸诈雄心",让奸猾狡诈的曹操最后送其回江东的动人故事.笔者有幸于2019年1月在江西赣州举行的"张曼君导演作品展"的演出中担纲了此剧的男主人公周瑜,倍感荣幸的同时也甚为惶恐.在此简单谈一谈在这部优秀的剧目中演出所感受到的艺术魅力和享受.

    黄梅戏《小乔初嫁》演出感受唱腔体会

    探析黄梅戏《女驸马》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周升慧
    14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是我国长期流传,经久不衰的著名地方剧种之一.自诞生以来,创造了许多经典剧目.黄梅戏《女驸马》在唱词唱腔、艺术节奏、文化内涵、民俗特性方面均具备显著艺术特征.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黄梅戏《女驸马》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黄梅戏《女驸马》的现代艺术价值,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黄梅戏《女驸马》艺术特征

    试论杂技演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付开飞井甜甜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杂技舞台对杂技演员的综合表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表演者来说,要想不断开辟和提升杂技艺术的新思路及表演水平,培养综合能力是关键.

    杂技演员综合能力培养措施

    浅谈贵安新区地戏文化的价值

    陈永刚
    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融合傩戏、戏曲、花灯等多种形式的地方戏种,是研究戏剧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的活材料.本文对贵安新区地戏文化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戏剧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简析和探讨.

    贵安新区地戏文化价值

    探讨现代情景杂技的创新

    刘佳
    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历史年代久远,杂技表演便是其中一项优秀的艺术,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累积了大量的观众,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种类繁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伴随社会的不断变化,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实施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自然也提高了对杂技的鉴赏能力,传统杂技也需要与时俱进,转变杂技表现方法,满足现代杂技的发展需求.要想真正打开杂技的市场,提高群众欢迎度,需要不断更新杂技理念,发掘新的杂技表演方法.情景杂技便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操作方法,本文主要浅谈了现代情景杂技的创新.

    现代情景杂技创新

    古典戏剧舞台音响造型与表演的关系

    陶全
    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类心理的发展和完善,随着人类视听交流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古典戏剧舞美语言也正在接受新的挑战.作为戏剧活动的重要交流语言,今天,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古典戏剧舞美语言并不只是戏剧舞台表演的修饰性语言.诞生于古典戏剧表演的古典戏剧舞美语言符号——音响造型,的确从一开始虽选择了与古典戏剧舞台表演相互支撑的行为艺术发展道路,但是,它又以其独特的、灵动的视听意义符号系统,完善和加强了古典戏剧表演的交流能力.所以,今天的古典戏剧舞美语言创作已不仅仅是戏剧舞台表演"打杂师"们的打杂工作了.

    古典戏剧舞台音响表演关系

    对河西宝卷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杨宝勇
    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西地区是中华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农业生产活动最早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民乐六坝东灰山遗址考古显示,当时,在河西地区繁衍生息的人民已能制作非常完备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中一次性发现了碳化的小麦、大麦、黑麦、高粱、糜子、谷子等粮食,为世界罕见.其中小麦、大麦和高粱是我国境内考古发现最早的粮食品种.据此可以认定,河西先民在那个时期已具有非常高超的农业生产能力.

    河西非遗保护思考

    乐山"嘉阳河"川剧艺术

    邓筠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要求,使得文化自信成为了我国文艺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嘉州文化孕育在名城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宛如自然天成,乐山大佛有着神秘的故事,曼妙海棠飘香演绎开明故治,而"嘉阳河"流派的川剧正是嘉州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嘉阳河川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