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声明

    0-0页

    李详诗文批评研究

    舒叔斌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扬州学派最末一代代表人物,李详肩上,担负着重振乡学、甚至是重振历史的使命。李详非常认同乡邦学术的优秀传统并引为骄傲,在全面继承扬州学派学术理念的同时,也接受了先辈的文学观。

    李详骈文批评诗歌批评

    《离婚》的底层视角与“不可靠叙事”

    李昱颖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的小说《离婚》中存在一个明显的视角转换,从“无聚焦”到“内聚焦”的切换伴随着人物语境和心理活动的变化,也预示了情节的转折,显现出视角反讽的张力。通过对《离婚》叙事视角的分析,可以发现,主人公爱姑的视角所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不可靠叙事”,而要理解这种“不可靠叙事”产生的深层原因,就需要进入到乡土世界中底层的视角,理解乡绅阶层和底层在伦理道德认知上的断裂。

    《离婚》视角叙事底层乡土

    论《聊斋志异》中的鬼神观念

    唐亚华
    6-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一批形形色色的鬼神形象,并借此表达“异类有情,尚堪晤对”的深思,以此来喻世讽时,表达美好祝愿,实现知己之托。

    《聊斋志异》鬼神观念

    《西游记》女性形象研究

    黄春枝
    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因其卓绝的历史地位,引起不少学者研究。《西游记》中女性形象受到人们的长期关注,尤其近年来,我国在《西游记》女性形象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三大类别,妖、仙佛以及世俗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三大类别入手,分别对其女性形象进行研究。

    四大名著《西游记》女性形象研究

    浅析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

    丁金波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史之乱,使得盛唐诗风不复存在,杜甫是开创“宋调”先声大诗人;中唐诗人韩愈在诗歌结构上进行了改革,颠覆盛唐诗已有的艺术规范;晚唐时期的诗人杜牧继承杜甫、韩愈等人开创的新诗风,并在诗歌创作赋予实践,成为打开“宋调”的另一位大诗人。严羽曾经这样概括的“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等宋型诗要素在杜牧诗歌创作中已经有了很明显的体现。其中“以才学为诗”主要表现在诗中大量用到典故。杜牧开创了“以才学为诗”的先锋。他是个性、家学、时代的紧密结合体,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牧诗歌议论特征

    浅谈《罗丹艺术论》嘱词

    籍翔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丹艺术论》是一本写雕塑大师罗丹对艺术的见解的书。嘱词部分被放在书的开头,是罗丹在垂暮之年写给青年艺术家的心里话。他告诫年轻的艺者,艺术没有绝对的标准,更不存在一定要和某位大师一样就是成功,艺术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才是真的艺术。

    罗丹雕塑艺术

    探析盗墓小说的人文理想--以《鬼吹灯》为例

    夏君宜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鬼吹灯》宣告了中国第一部详细描述盗墓体系、派别、流变、手法等内容的盗墓系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正式亮相,填补了类型小说中空白的一页。本文从呼吁理性、英雄主义情结、叩问人性和崇尚和谐四方面探析了作者在盗墓小说《鬼吹灯》中的所要表达的人文理想世界。

    盗墓小说理性英雄主义人性和谐

    试论《熊龙峰小说四种》叙事顺序的艺术

    杨海燕
    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熊龙峰四种小说》明清话本小说的典型代表。由于这四篇小说在年代和题材的不同,以及数量上的有限,笔者认为还不具备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面对其叙事艺术的优劣进行比较的条件。因此,笔者只能笼统地立足于《熊龙峰小说四种》文本自身,将叙事作品的文本视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封闭系统,就小说本身呈现出的客观事实,对其叙事顺序进行论述。

    《熊龙峰小说四种》叙事顺序

    余华小说《爱情故事》的叙事视角分析

    李薇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情故事》在叙事视角上采用视角转换的策略,构建了以男性为主导的话语中心,讲述了一个非爱情的故事,对小说题名形成了反讽的艺术效果。

    《爱情故事》叙事视角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