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提琴演奏与教学中音色的作用探讨

    张彤彤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众所周知,小提琴是艺术形式之一。在演奏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演出,那么就必须重视音色的学习。小提琴的音色是丰富多样的,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由此可见,音色对于小提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小提琴演奏音色

    单簧管在民族地区和民乐的结合运用

    艾尼瓦尔·阿不都热衣木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快速的发展,音乐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愈来愈强烈,西洋乐器与民族音乐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新疆拥有二十五个维族的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的音乐教材,使其在世界的音乐排行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极度发扬新疆的维族音乐,不仅仅可以提升我们自身的地位,还可以使西洋乐器和新疆维族音乐相结合。西洋乐器中的单簧管与新疆维族音乐也是这种结合模式。

    单簧管民族地区新疆维族

    舞台音响调试技术探讨

    朱珺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只是注重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越来越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因此当前各种舞台表演已经屡见不鲜。而在舞台表演中,音响的调试则决定了舞台表演的音效。听觉作为人类五大感官之一,声音的旋律以及音量的大小往往都影响了人们的心情变化,因此在舞台表演前,工作人员对于舞台音响的调式工作都尤为重视,本文将对舞台音响调试工作进行研究与探讨。

    舞台音响现场调试研究探讨

    美声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特色分析

    贾丽红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抒情女高音是美声唱法中掌握难度较大的歌唱声部,也是歌唱界的珍贵宝藏。抒情女高音富含感染力、表现力的演唱方式,堪称美声唱法中的典范。因此,文章以美声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代表角色为入手点,立足美声唱法领域,从演唱风格、角色赏析、声音条件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美声唱法中抒情女高音演唱的特色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美声唱法抒情女高音演唱特色

    舞蹈演员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

    李宥岑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艺术作为中国艺术中美丽的花朵,舞蹈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深入。我国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东方大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舞蹈艺术。舞蹈是通过人们劳动生活和风俗习惯中逐渐形成的,它极具独特的文化特色,散发出不同的韵味,程序出多元性,用舞蹈传递出来,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和享受。舞蹈演员想要给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艺术表演效果需要具备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观众及时了解舞蹈中蕴藏的情感,让一支舞蹈作品永存人们的脑海,铭记心中。本文探究了舞蹈演员艺术表演力和综合艺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

    舞蹈演员艺术表演力综合艺术素质培养

    简析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王伟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编导是组织和创作、演出舞蹈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兼有舞蹈编排和导演的双重职能,在舞蹈的创编中居于核心地位。故而舞蹈编导需要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高超的创编技巧,而本文就主要针对舞蹈编导的创编问题展开了探讨。

    舞蹈编排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谈萨克斯管音色的特征

    黄子连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色,即音的色彩,是表现音乐情感和特点的关键因素。音乐语言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音色的控制和把握。任何乐器都有独特的音色,根据独有的艺术特点常常被用于不同的演奏场合,萨克斯管也不例外。

    萨克斯演奏音色特征

    声乐表演的情感技巧及其培养

    王露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时,从开始到结尾中间的过程是人们一种特别复杂的生理上和心理上活动的过程,主要是利用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利用声学不同的技巧而获取的。如何培养声乐表演情感,首先要充分理解作品的含义,完美展现出作品的风格,认真把控歌曲的旋律,更深入的感受生活的体验,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

    声乐表演情感培养想象心理特征

    基于布迪厄象征资本分析视觉文化的再生产——以国内影视作品与节目的再生产为例

    王欢
    75-7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工业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触手可及,视觉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种主要的文化形式,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不断生产,创造,消费,复制着视觉文化。本文主要针对国产影视作品和节目的翻拍,互拍,买版权等再生产形式与自媒体内容庸俗化,运用布迪厄的象征资本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如何促进国内视觉文化更好的发展。

    视觉文化象征资本趣味再生产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艺术特质——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大都会》

    马晓阳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主观世界,进而主张通过主观心理去发现社会的现实。在1920年至1927年间,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上映到《大都会》取得全面成功这7年内,德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表现主义影片,其给当代电影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直至今天,仍然有许多影片与导演广泛吸收借鉴表现主义影片的优秀成果。因此,表现主义影片及其风格仍然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表现主义德国电影主观感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