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今汉字尴尬境遇之思考

    吴汉伟
    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国人汉字书写水平下降,汉字书写脱离日常生活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如今,当不少人写不出"尴尬"二字时,中国人的汉字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境遇.本文简单梳理了当下国人与汉字之间关系淡化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了几点化解汉字危机现状的想法,期冀通过本文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把渗透在汉字中的历史、特征、形义等诸多方面的文化信息涵育人心.

    汉字文化危机书法思考

    古代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正清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面对的都是留学生,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相应的成语,教师应该对古代汉语知识进行合理应用,帮助学生纠正成语细的偏误,提升汉语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古代汉语知识成语习得偏误,提出了古代汉语知识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方法.

    古代汉语知识外汉语成语教学

    试论扬州评话在语言艺术和创作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以《清风闸》和《一代儒将陈毅》为例

    魏小倩刘佳惠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扬州评话不复历史上的光辉,正在面临较为低迷的时期,听众老化,书场陈旧,后继乏人,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亟待有效保护.多年来,在扬州市曲艺团、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机关不断努力下,扬州评话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姿态.在此过程中,扬州评话的创作也历经了较大的创新和系统的整合,本文将以《清风闸》和《一代儒将陈毅》为例,探讨扬州评话在语言艺术和创作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

    扬州评话语言艺术创作内容继承发展

    武陵山片区三棒鼓音乐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许晓欢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棒鼓,一种技艺性的歌舞、曲艺.盛行于湖北、湖南等省.①在湖南省内则主要流行于宁乡、会同、安江、凤凰、吉首、龙山、大庸、常德、桃源、沅陵、花垣、永顺、澧县、南县、津市、安乡、石门等县.②本文主要对对采集到的武陵山片区湘北三棒鼓③的活态保护与传承情况予以客观呈现.

    武陵山三棒鼓保护传承

    左权系列花戏《太行颂》解析

    王丽霞娄靖育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行颂》是一部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剧目,本文旨在解析《太行颂》编创背景、表演内容及历史意义,分析剧情表达和精神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解析舞蹈对人们产生的重要作用,了解抗战时期太行山人民所受苦难,以及如何积极投身抗战,进而学习太行山人民英雄事迹以及所承载的民族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太行颂左权小花戏扇子

    南岭民族走廊零陵花鼓戏走场调《双盘花》的艺术特征探析

    蒋娟全刘溯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零陵花鼓戏也称永州花鼓戏,是南岭民族走廊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走场调《双盘花》是零陵花鼓戏的经典代表之作,它始于民间老百姓的口头创作,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艺术成果,在历史的文化卷轴里留下了一笔浓厚的色彩,流传至今一直保持其自身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蓬勃的生命力,是湘南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

    零陵花鼓戏《双盘花》艺术特征

    信阳罗山皮影造型在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创新研究

    郝倩倩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影戏作为信阳罗山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罗山皮影的历史非常久远,自明代发展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罗山皮影也越来越成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罗山皮影文化也急需用一种新的创新形式呈现,以达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皮影戏造型视觉识别系统创新

    土家族木雕与自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

    赵雪竹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媒体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本文将通过介绍土家族木雕的特征和发展现状,对自媒体平台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通过激起当地人对木雕的认同和保护意识、形成网络传播渠道、培养传承人"电商"理念的方式,得出要先立足于土家族的本土文化之中,再利用自媒体平台来宣传土家族木雕,即自媒体+木雕的方式,把土家族木雕与现代信息社会相融合,从而为土家族木雕的长远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及建议,弘扬土家族传统文化.

    自媒体土家族木雕保护与发展

    小品幽默语的文本特征研究

    孙乐乐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喜剧小品作为我们闲暇时间不可缺少的媒介,其所产生的幽默语言受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相应情况的影响,违背会话合作原则、指示用语使用不恰当、预设误解等多方面因素,均是致使喜剧小品产生幽默语言的主要因素.

    幽默语言小品应用特征

    陆河客家风俗文化特色研究

    朱桂芳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河虽是一个纯客家县,却与客都梅州的风俗习惯有诸多的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本身的地理环境、外界环境、行政归属等.客家人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既固守了客家文化的精髓:"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也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形成了陆河特有的民间节日"走黄巢"、陆河客家文化的标志"擂茶"和陆河人的家常菜"学老嘛".

    陆河客家风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