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潮绣工艺探析

    吴丽娥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潮绣是粤绣的一大支系,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其构图饱满,装饰性强,以具有垫凸浮雕效果"钉金绣"而标异于其他绣种,工艺水平极高,被誉为"针尖上的艺术".

    潮绣构图饱满装饰性强垫凸钉金绣

    传统面塑艺术的装饰寓意探讨

    王琳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美术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逐步开展,民间美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面塑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内容,有着自身的价值和独特性.鉴于此,文章理论联系实际,就传统面塑艺术的装饰寓意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枣山模、子推燕、面羊、老虎火熠、婚俗中的面塑这五种,同时给出了加强对面塑文化的扶持力度,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平台,打造食品加工企业,加强法律建设四个传统面塑的保护发展对策,希望传统面塑艺术文化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和传承,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传统面塑装饰寓意有效传承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视觉媒介中的有效传播

    吕犹芷萱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到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转机.面对非遗传承困难的现状,如何适应信息化潮流运用好现代视觉媒介至关重要.视觉作为人类接收信息的主要感官,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通过分析非遗与现代视觉媒介的关系,从视觉媒体的角度探讨非遗文化的视觉内涵与在现代文化中的艺术价值,总结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对应策略,充分发挥现代视觉媒介对于非遗文化的有效传递作用.

    非遗视觉媒体文化传播

    浅谈琼剧念白的特色风格及基础运用规律

    叶建宏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念白是语言艺术,是舞台人物交流思想,表白内心,塑造艺术形象主要依据,本文通过对琼剧念白——时白、诗白(包括"吉白")、韵白、锣鼓白和数板白这5种琼剧念白的分析与举例,以指出念白在戏曲表演中的特色及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

    琼剧念白特色风格规律

    "造物为师以意为之"——扬州八怪的艺术特征分析

    董枫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美术史上,关于扬州八怪的说法多种多样,至于分别包括哪些画家,学术界通常认可的是指金农、罗聘、李方膺、李鱓、郑燮、黄慎、高翔、汪士慎.但是扬州八怪并不是这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他们都标榜胸中意气,在绘画创作中表达自身内心想法,聊以自娱.他们的创新之处触及多个方面,包括对于绘画题材的选择,笔墨的控制以及落款文体的设计新颖等都有自己的改变.都给人一种焕然新生之感,让人看后产生深切的共鸣.给当时的画坛带来清新气息."扬州八怪"称号的由来,是因为其绘画风格与当时的传统审美观念大有不同,以意为师.脱离当时的正宗派"四王"(指: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这也就能解释人们为什么以"怪"称之了.

    扬州八怪以意为师

    京剧青衣的表演方法与演唱技巧

    焦晓霞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任.作为京剧当中旦行之首,青衣的艺术成就巨大,因此有"大青衣"的美名.青衣的唱腔优美动人,表演风格端庄稳重,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京剧当中女性人物之美,因此受到了国民的喜爱.本文主要从京剧青衣的艺术成就入手,分析青衣的表演方法和演唱技巧,以期为京剧青衣青年一代学习者学习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京剧青衣表演方法演唱技巧

    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柯郁焕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脚步的加快,国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因此在下一个发展周期,需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理论,重新建设完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是我国文化保护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而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全新方式的保护和继承,将是相关人员逐渐转向重视的研究方向.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其前景应用进行了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有效措施

    当代瑶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对策探讨

    盘桂青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瑶族民歌在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理应在欣赏的基础上加以传承,但受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瑶族民歌发展面临一定困境,发展相对滞后,对此,应加强瑶族民歌传承与保护.本文结合瑶族民歌特征,探讨了当代瑶族民歌传承与保护对策.

    瑶族民歌传承保护

    京剧青衣表演艺术

    王俪霏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无数瑰宝,这其中就包括京剧.作为民族戏曲艺术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京剧极大的丰富了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旦行之首的青衣在京剧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分量,细腻而婉转的唱腔配合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京剧焕发出无限魅力.本文主要追溯京剧青衣概述及由来,借此对其艺术特色极其表演进行分析,以期为京剧青衣学习者提供理论支持,为其表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京剧青衣表演艺术特点

    京剧花旦的艺术特色及表演技巧

    吴琼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剧属于中国传统艺术,其中的花旦是极具京剧艺术特色的行当.它在京剧中是对妙龄少女形象的表现.并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人物诠释.本文通过分析京剧花旦的艺术特色,对其表演技能展开多维度论述.

    京剧花旦艺术特色表演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