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生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生活·中旬刊
文艺生活·中旬刊

雷保平

月刊

1005-5312

wyshzzs@yahoo.com.cn

0731-88856947

410011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大道五一华府北栋1002

文艺生活·中旬刊/Journal Literature Life(Trimonthly Pub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与1956年,矛盾为其题写刊名,由湖南省文化厅主管、湖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自创刊以来,我们竭诚为广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服务,崇尚名家,扶植新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旧时王谢女伶调,武冈传承赋新声——武冈丝弦非遗传承人邓芷鹤访谈录

    李峥嵘赵小平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冈丝弦是我国南方说唱音乐的重要分支.也是湖南曲艺文化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5月,武冈丝弦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录保护名录.当前,武冈丝弦和我国其他曲艺剧种一样,面临诸多的问题.如何传承、如何保护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发展创新的基础上保留武冈丝弦原有的"真面目",我们采访了湖南武冈丝弦市级传承人邓芷鹤老师,试图从她的亲身体验中找出线索.

    武冈丝弦音乐特色价值功能传承发展

    松鸣岩花儿与莲花山花儿特色对比研究综述

    安田露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肃是花儿流传的重要地区,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河州花儿和洮岷花儿两种各具特色的流派.本文则以甘肃花儿中两种流派的两个重要地区为代表,旨在前人研究成果上进行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做对比研究综述.

    甘肃"花儿"对比研究综述

    当代海上偶型新探

    刘全福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流千转归大海.上海,坐落于雄鸡腹地,濒临海洋,自开埠便涌进了中外无数的商贾流民、宫官草寇,并汇聚于此争地占埠,作为上海木偶剧团前身的木偶皮影艺术,亦从民间来到都市,经过多年的演绎,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广纳百技,不断创新,形成了独有的海派木偶艺术.

    上海偶型探析

    坟墓:华北宗族的标志——以高平孝义祁贡坟为例

    焦帅帅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研究祁氏家族中,坟墓和墓志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相比以往华南学派研究中注重祠堂祭祀的重要,北方宗族更加注重坟墓的营造和保护.所以,本文将以高平孝义祁贡坟为例,利用家谱,碑刻等资料,深化我们对坟墓作为华北宗族标志的重新认识和了解.

    祁贡坟华北宗族高平孝义

    论中国的杂技艺术

    崔亚娟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杂技拥有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最珍贵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时至今日,杂技仍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并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呈现出宝贵的文化价值.杂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中国杂技的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杂技发展趋势传承

    唐卡在藏医药包装中的运用前景

    王亚捷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种工笔重彩的佛教绘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一个典型,具有很高的文化地位和研究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分析唐卡元素的艺术装饰特点,结合藏医药的民族特色,论述将唐卡运用在藏医药包装上的益处.一方面将藏族唐卡文化运用在包装上显示发扬其民族特色,另一方面藏医药也会因唐卡包装给人以民族性视觉感受,相辅相成对文化传承具有良好的影响.

    唐卡藏医藏药包装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广东粤剧舞台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吴家艳
    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剧的舞台艺术经历了一个由简朴、简陋到逐步完善,进而丰富多彩的演变过程,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的变化,借鉴了京剧和话剧、电影有的艺术手段,得到物质条件进步的有力支持,这对于粤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粤剧舞台美术艺术修养传承发展

    粤剧脸谱的色彩研究

    伍俐行
    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剧脸谱,和我国各地方戏曲剧种的脸谱一样,都是一种夸张性的面部化妆艺术.这种特殊的化妆手段,是通过强烈的色彩,运用装饰的、象征的手法来刻画戏曲人物的外貌特征以及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因此,当观众看戏时,通常一见脸谱角色登场时,看其妆容便知其人物是正义或是奸邪、善良或丑恶.这能使观众欣赏和理解人物性格,使剧中人的性格更鲜明的艺术手法,脸谱的勾画和角色的身份,现如今已成为了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和典型化的民族艺术.

    粤剧脸谱色彩脸谱角色

    地域文化背景下李家疃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王海波孔祥波洪帆
    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传统村落以特殊的聚落形式承载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以李家疃村为例,梳理了村落文化信息,并对其整体村落结构、院落形态以及建筑装饰纹样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村落空间的文化活力复兴,最终有效的促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地域特征李家疃村活力复兴

    浅析陕北"清涧道情"的艺术表现

    田宫晓旭
    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叙述了清涧道情的由来及流传,然后对道情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道情的生存现状做了浅要分析.

    陕西"清涧道情"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