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马建

双月刊

1671-8879

xuebao@chd.edu.cn

029-82334383

710064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双月刊,她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公路交流科技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她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鉴定的中国公路运输类核心期刊,EI(Page One数据库)固定刊源,国际道路科研信息(IRRD)书目文献数据库固定刊源,中国道路文献服务中心(CRDS)核心报道期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多次获国家交通部和陕西省奖励。本刊以繁荣公路交通科技为己任,促进公路交通科技交流和转化。她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汽车工程、筑路机械、交通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基础学科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论文、同时刊载公路交通科技动态方面的简要评述和通讯。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公路交通科研人员、公路交通管理决策人员、公路交通领域的勘测、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国土资源与环境、建筑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及工程设计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拟静力试验的无黏结预应力装配式桥墩接缝转动模型

    朱钊李源周敉贺拴海...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无黏结预应力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此类桥墩及同尺寸现浇桥墩的拟静力加载试验.基于试验过程桥墩变形模式及滞回特性,进行了3种接缝转动模型下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分析模型采用OpenSees纤维单元建立,并计入无黏结预应力的自由伸缩及接缝处弹性转动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拟静力加载过程,无黏结预应力装配式桥墩变形模式主要为墩底接缝处的弹性转动.随着加载位移增大,此类桥墩的失效模式表现为过大的接缝张开量及受压区面积迅速退化.不考虑预应力水平协同变形作用时,由于难以计入墩身整体弯曲及接缝转动引起的预应力伸长量,预应力内力计算值偏小,接缝张开量计算值偏大,导致桥墩初始刚度偏低,承载力退化较早.考虑协同变形作用后,桥墩接缝张开量相对减小,预应力增量相对增大.但由于忽略了无黏结预应力在接缝处的竖向刚度贡献,接缝张开量计算值仍大于试验值.采用释放接缝转动自由度、考虑无黏结预应力与墩身预制段协同变形、无黏结预应力对接缝约束作用时,可准确计算此类桥墩的接缝张开过程、预应力内力及滞回性能参数.提出的接缝模型建立方法可供"摇摆体系"桥墩抗震性能研究参考,以期推动此类桥墩在震区工程应用的进步.

    桥梁工程拟静力试验纤维单元分析装配式桥墩接缝转动模型

    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桁板节点刚度计算

    陆泽磊张岗周历马彦阳...
    12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低碳环保的桥梁建造与发展为契机,为深入探究钢桁架-混凝土给合梁三维桁杆结构大型节点板(桁板节点)的稳定性能及其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构建了三维桁板节点实体精细化模型和考虑桁杆焊接节点实际刚度的梁-实体组合结构精细化模型.计算得到了钢桁梁焊接节点连接处腹杆、弦杆及平联分别绕强轴和弱轴的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分析了影响桁板节点转动刚度的敏感参数,揭示了桁板节点初始刚度随节点板厚度、轴压比以及焊接温差应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板节点刚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节点板厚度、轴压比以及焊接温差应力引起桁板节点转动刚度变化对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整体稳定性能的影响,获取其整体结构的安全储备,提出了桁板节点刚度对整体结构稳定性能影响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钢桁梁焊接节点半刚性特征较为明显.杆件沿截面强轴方向转动时,具有较大的强度和抗弯刚度;而沿弱轴方向转动时,杆件的强度和刚度均较小.节点板厚度由20增加至40mm时,桁板节点初始刚度增加了39.49%,极限转角减少了46.40%,结构第1阶屈曲特征值增加了342.95%;轴压比由0增加至0.8时,桁板节点初始刚度下降了12.20%,极限转角减少了24.43%,结构第1阶屈曲特征值减小了55.48%;考虑焊接温差应力时,桁板节点初始刚度下降了8.63%,极限转角减少了26.01%,结构第1阶屈曲特征值减小了4.90%.所提公式简单实用,研究成果可为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的全寿命设计与建造提供理论依据.

    桥梁工程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数值预测桁板节点刚度计算方法稳定性能

    养护方式和早龄期对钢纤维-UHPC基体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

    袁晟颜东煌袁明吴晓娟...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养护方式与龄期对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基体界面的黏结性能的影响,开展不同养护方式与龄期下UHPC基体强度试验(抗压和抗折)和单纤维拉拔试验.以养护方式(标准养护、90℃热水养护、95℃士5℃蒸汽养护)和养护龄期(1、3、7d)为变量,共制作了9组相关试件分别进行了强度试验和单丝拉拔试验,从基体强度、拉拔试样的拉拔参数和荷载-滑移曲线、纤维拔出后的表观形貌及基体隧洞微观形貌特征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养护方式和早龄期对UHPC基体力学性能和钢纤维-UHPC基体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的养护条件促进了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提高了UHPC基体结构致密性,是UHPC基体力学性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养护龄期下,热水养护和蒸汽养护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标准养护较差;同一养护方式下,随龄期增加,基体强度越强,试件的极限荷载、拉拔功和黏结强度均得到增强,可见,基体强度是钢纤维-UHPC基体间具有良好黏结性能的保证;且养护前期,蒸汽养护与水浴养护强度提升较快,后期标准养护提升较快,并在蒸汽养护3d时,已能达到超高性能混凝土规范所要求的设计强度.因此,对于实际工程UHPC的养护,建议采用蒸汽养护3d并标准养护25d的养护制度.

    桥梁工程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黏结性能养护方式早龄期

    信息动态

    封2,封3页

    李国豪矢志桥梁 心系教育

    前插1-前插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