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金融
西部金融

刘社芳

月刊

1674-0017

xbjr2012@yahoo.com.cn

029-88345439

710075

西安市高新路49号

西部金融/Journal West China Financ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 思想为指导,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制度、法规,探索金融体制改革这路,开展科学和务实的各项研究,交流钱币研究成果,提供国内外经济金融信息,为金融科研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实践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读者对象主要是,经济金融系统工作人员、政府经济决策部门、财经院校师生、广大企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

    李季刚马玉蓉
    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3-2022年各省宏观数据和互联网消费金融指数深入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并引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机制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和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各自不同维度下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高市场化地区和中青年群体更为明显.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互联网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促进效果仍然显著.机制研究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通过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故,要充分释放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信贷功能、发挥其普惠性,进一步激发消费需求端消费潜能和供给端的创新力,逐步实现消费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消费经济的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居民消费消费提质消费扩容居民可支配收入

    互联网使用与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经验证据

    曾祥锐苏林刘天昀马林...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已成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对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如何影响家庭养老资产配置却关注不足.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互联网的学习效应和信息优势两方面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提升经济信息关注度和提高金融素养助力优化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金融资产分散性的促进作用在青年、高学历和高收入群体中更为显著,而对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和寿险保障的促进作用在中老年、低学历和低收入群体中更为显著.

    养老金融互联网使用养老金融资产配置金融素养经济信息关注度

    转型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及作用机理分析

    康建平
    27-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型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子市场,当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研究如何在起始阶段对风险进行防控有助于转型金融市场平稳、规范、高质量发展.本文对转型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风险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定价风险、"对赌"风险等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特色性风险,并将转型金融风险在几个市场主体间的传导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随后从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五个方面对转型金融监管框架进行了搭建,并围绕防风险、促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转型金融风险前置防控和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些许参考.

    转型金融风险控制监管框架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地方探索与完善建议

    梁晨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人破产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私人信贷规模不断增加,个人创业者数量庞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个贷化"也较为普遍,个人破产制度有助于"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获得重新开始的机会,对于当下活跃民营经济、提振社会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圳、浙江、江苏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了个人破产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若干有益经验,也发现了若干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个人破产债务清理破产制度

    金融健康:评价工具与结构性分析——基于陕西铜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实证研究

    刘仁婧陈涛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衡量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基于陕西铜川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发展过程中,市场主体的金融健康状况缺乏有效评估和分析的问题,创新构建"金融健康评估工具",客观、全面、准确地衡量市场主体金融健康状况.通过对812户居民样本及300户企业样本评估;在居民方面,金融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金融韧性得分率最低.农村居民金融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中,老年人群状况最差;城镇居民中,中年人群状况较差.居民金融健康状况随收入上涨而显著上升.职业不稳定的居民状况显著较差.在中小微企业方面金融健康有待提升,其中金融掌控力最差.企业实际控制人有金融知识学习经历,企业金融健康状况较好.企业金融健康状况与企业财务行为规范性相关,即有规范年报的企业金融健康状况较好.企业与实际控制人财务混淆情况,企业金融健康状况较差.企业金融健康状况随着企业规模发展呈现先降后升.金融监管部门应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健康教育宣传措施,帮助市场主体提升金融健康状况.

    金融健康普惠金融相关性分析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作用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

    庞加兰吕英男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对乡村绿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陕西省2012-2022年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别对陕西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指标进行构建和测度,进而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陕西省2012-2022年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水平,其次对陕西省乡村绿色发展指标进行构建,进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等实证方法建立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作用对陕西省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后就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协同作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绿色金融与工业部门出口隐含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陆婉菁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了9个指标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计算出年度绿色金融发展程度综合得分.其次,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9个主要工业部门2008年—2020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后,利用VAR模型研究了绿色金融与出口隐含碳排放之间的影响关系,并选取能源消费结构等相关变量进行定量分析和稳健性分析.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绿色金融政策的优化和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结构改善提供参考.

    绿色金融出口隐含碳投入产出模型能源消费结构VAR

    绿色金融能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吗——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吴玉宇戴佳豪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下人民幸福的基本要义;而绿色金融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2-2021全国30个省份十年的数据,通过熵权TOPSIS法构建绿色金融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双向固定效应、门槛效应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起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存在双门槛效应,当门槛小于0.1992时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其次,存在区域差异;东部优于中部,西部呈现不显著;粮食主产区优于非粮食主产区.同时,将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纬度划分后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最为显著.

    绿色金融农业现代化水平乡村振兴门槛效应

    政府引导基金运作实践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杨小玄赵婧祎方超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也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政府引导基金作为财政和金融联动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发挥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程度提升,但在"募投管退"各环节仍存在政策堵点,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建议平衡好政府引导基金运行过程中风险与收益、政府与市场、区域与整体的关系,完善基金运行各阶段的保障机制,应对多重目标问题、明确配套产业定位和支持方向,形成"资金+引导+服务"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政府引导基金科技创新创投

    关于推进地方银行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闫秋池
    77-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创新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做好企业的科创金融服务工作,是金融哺育、孵化、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当前新旧动能转化阶段,亟需金融领域做出突破性改变和制度性创新,提供高质量的科创金融供给,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多维政策引领下,众多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禀赋,把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科创金融作为战略重点,着力探索银行业务与支持科技创新之间的有效结合点,普遍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的传统信贷支持.目前全国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已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本文梳理分析近年来国内科创金融的政策背景与发展现状、陕西省科创金融发展环境及地方商业银行实践探索;总结阐述地方银行发展科创金融过程中,传统业务模式与科技企业特性、专项服务能力与科技企业需求等方面的适配度问题,并且从行业研判、机制建设、风险分担、人才培养等多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供研究参考.

    科创金融地方银行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