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姚远

双月刊

1000-274X

XCXB@NWV.Edu.cN

029-88302822

710069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本刊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和科学技术史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在,该学术期刊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性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最高学术论坛之一,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水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相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7油层组为例

    曹江骏王茜范琳袁晓琪...
    8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铸体薄片、岩心相、测井相、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物性等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长7储层特征,对其成岩相进行分析,旨在找出有利成岩相类型,并以此为依据,预测优质储层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西峰地区长7油层组为湖底扇重力流沉积,沉积类型为砂质碎屑流、浊流、滑塌体、泥质碎屑流,储集砂体以砂质碎屑流与浊流为主,滑塌体次之,具有成熟度低、孔喉结构差、物性低的特点;②受成岩作用影响,长7油层组可划分出黏土矿物弱胶结相(发育在砂质碎屑砂体中)、黏土矿物胶结溶蚀相(发育在砂质碎屑流与浊流砂体中)、黏土矿物强胶结相(发育在浊流砂体中)、碳酸盐强胶结相(发育在砂质碎屑流与浊流砂体中)及泥质压实充填相(发育在滑塌体与浊流砂体中)5种成岩相类型;③以孔隙演化及现今物性为划分标准,黏土矿物弱胶结相、黏土矿物胶结溶蚀相为有利成岩相类型.研究认为,在平面上,有利成岩相带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的庆城-板桥-合水-盘客-九岘一带,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主要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7油层组储层特征成岩相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长7和长10储层为例

    白薷吴春燕杜炜耿代...
    9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实验测试数据,对比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和长10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物性及主控因素,探讨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10储层相较于长7储层孔喉更粗,孔喉分选更好,驱替压力更小,储集性能类型更优;②长10储层为三角洲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中-粗砂岩,分选磨圆较好,杂基含量低,而长7储层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的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磨圆较差,杂基含量高,长10的沉积环境利于形成优质储层.研究认为,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对长7和长10储层的致密化影响最大;绿泥石胶结作用和长石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7和长10储层物性.同时,长10储层浊沸石溶蚀作用发育,是造成长10、长7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的关键.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特征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延安气田北部山1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

    刘江斌李文厚吴小斌崔宏俊...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延安气田北部山1段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方法,分析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其对可动流体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溶孔、晶间孔和微裂隙为主要的孔隙类型,发育缩颈喉道,片状、弯片状喉道.储层具有中-大孔隙、微细喉道的特征,喉道为影响储层渗流的关键因素,微裂隙及溶蚀影响孔隙、喉道的发育.微裂隙型储层喉道半径大,喉道频谱分布宽,渗透性最好.储层样品可动流体饱和度为14.82%-55.16%,平均为32.23%.研究认为,喉道半径、孔隙半径、孔喉比及分选性影响着可动流体的饱和度,喉道半径为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半径≥1.5 μm的喉道,其所占比例越高,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而半径≤0.3 μm的微喉道比例越高,可动流体饱和度越低.分选系数越高,可动流体饱和度越高.

    可动流体饱和度微观孔隙结构山1段储层延安气田北部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研究

    王小玺张耀军
    118-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联系及收敛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均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地区2007-2015年179个区县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人均GDP的空间联系强度在波动下降,而变异系数波动上升,不存在σ收敛;面板回归模型中β估计值均为负数,表明京津冀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俱乐部收敛的计量结果显示京津地区和河北省具有不同的收敛速度,并且控制变量对经济收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收敛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面板误差模型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流域性特征研究

    董艳平刘树鹏许熙巍苏菁...
    12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级传统村落是一类保留大量历史痕迹的特殊聚落空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区域性农业文明.借助空间聚类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遗存与流域范围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ArcGIS平台与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解读传统村落价值空间的流域性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空间聚类有较高内部耦合性,内陆河、松辽流域的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缺乏现行认定标准下的保护价值,具有区域的代表性;长江、东南诸河、珠江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流域,拥有较多数量的中国传统村落,价值同质化较强.

    传统村落价值空间流域性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西北地区生态效率测度及提升路径探析

    李柯颖李莉
    14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超效率模型对近20年西北五省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检验西北地区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西北五省的总体生态效率围绕1上下波动,呈先升后降趋势.环境规制对西北地区生态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度与生态效率呈正相关,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产生一定负效应但不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等价值)与人口密度对提升生态效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此阶段西北地区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提升资源利用率、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发展结构和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协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效率环境规制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

    基于典型灌区调查的区域农业用水量评估方法研究——以衢江区为例

    王磊赵自阳王红瑞
    155-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农业用水量是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定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2017年衢江区农业种植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典型灌区和非典型灌区农业用水量的计算分析,对该地区农业用水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结果表明:衢江区2017年农业用水量为12 360.7 ×104m3,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1 742.7 ×104m3,农田灌溉每公顷用水量为5 518.5 m3,与全省平均水平接近.与2016年相比,农业用水量减少1 222.3 × 104m3,下降9.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减少1150.3 × 104m3,下降8.9%.2017年衢江区农业用水量虽然呈现下降变化,但农田灌溉用水量仍保持较高比重,占农业用水量95.0%.

    衢江区农业用水量典型灌区现状调查统计评估

    子代发育管控(ODC):生物有性生殖进化的一个普遍趋势

    傅强刘建妮王鑫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都在进化.问题是如何进化?生物进化是否有一个普遍的模式或趋势?这些问题很少有人问到,也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对许多人来说,进化是使人沮丧而又充满神秘的议题.在调查了大多数动植物的繁殖模式后,我们认为,所有(至少是大多数)生物的生殖进化都显示了类似的趋势,即子代发育管控(ODC).子代发育管控在两个方面对生物的谱系延续有利:一是增强了子代幼体的物理保护,另一个是确保了子代幼体的营养供应.这种模式使动物和植物中生殖器官的起源和进化变得合理和易懂.我们的数据显示,这种模式在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中普遍存在,不过我们欢迎未来研究者找出例外.我们希望这一普遍规律的发现将有助于构建动植物的进化框架,并使它们的进化易于掌握.

    生殖,进化卵生卵胎生胎生动物植物被子植物子代发育管控

    浅谈进化学说及其发展历程

    刘建妮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