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姚远

双月刊

1000-274X

XCXB@NWV.Edu.cN

029-88302822

710069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理工类科研成果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办刊宗旨为:立足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本刊主要发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和科学技术史等基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在,该学术期刊已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综合性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最高学术论坛之一,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饱和烷烃处理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转录学特征

    李岩李云昊李雅茹赵敏...
    88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紫花苜蓿在石油污染下的耐受机理,采用超声碎促溶的方法,将3种有机物(十二烷、十六烷和二十四烷)配置成质量分数均为1%的混合溶液,模拟饱和烷烃污染对紫花苜蓿幼苗进行处理,分别对污染0,6,24 h的植株取样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获得1 43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DEGs主要涉及蛋白结合、代谢途径和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到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MAPK信号通路和光合生物碳固定途径等.qRT-PCR验证转录组结果可靠.研究结果为研究植物降解和耐受原油中饱和石油烃污染机制原理及后续筛选和培育耐石油污染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石油烃污染紫花苜蓿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光果姜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胡明丽彭佩佩宁熙平王文广...
    899-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果姜[Zingiber montaonum(J.Koenig)Link ex A.Dietr]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殷红的锥形花序,极具观赏价值,其花序轴较短且柔软易断,可通过杂交手段进行品种改良.此外,姜科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光果姜生殖生物学研究相对缺乏.为了促进杂交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为姜科植物系统进化提供新的证据,该研究以石蜡切片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进一步结合整体压片法和半薄切片法,观察了姜科姜属植物光果姜的大小孢子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旨在深入了解光果姜的生殖生物学解剖学特征,为姜科植物保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光果姜花药包含2室,花药壁的形成方式属于基本型,具有变形绒毡层;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类型为连续型,四分体包含左右对称型,直线型和T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③胚珠的类型为倒生胚珠,具有双珠被和厚珠心,雌配子体发育类型为蓼型;④揭示了雌雄配子体发育的对应关系,二者成熟时间同步,但雄蕊进入减数分裂时期比雌蕊早.首次发现光果姜花药壁中的绒毡层类型为变形绒毡层,这与前人报道的其他姜科植物的特征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姜科植物繁育工作及其系统分类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光果姜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

    铜绿假单胞菌prtN突变引起甲氧苄啶耐药

    肖悦王冲司玉洁韩雪...
    909-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O1)在临床感染过程中造成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其耐药机制有助于临床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野生型,△prtN表现出明显的甲氧苄啶(Tmp)抗性.为了了解其抗性出现的机理,测定了 Tmp作用靶点folA的表达情况.相比于PAO1,folA在△prtN中的表达并未升高,反而有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PrtN调控的S型绿脓杆菌素基因和prtN的双突变体对Tmp的抗性稍有降低,而脂多糖缺陷菌株△wbpL对Tmp的抗性略有升高.在△prtN中活性氧(ROS)相关基因(oxyR,katA,ahpC)的表达水平、生物被膜及外排泵相关抗生素抗性检测结果都显示与野生型无显著性差异.综上,prtN基因突变引起的Tmp抗性可能是通过PrtN调控S型绿脓杆菌素及脂多糖相关靶标作用的结果.

    绿脓杆菌素prtN甲氧苄啶脂多糖ROS

    川芎嗪抑制ROCK的表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血管Ca2+敏感性

    王慧平白晓镯赵晶赵省心...
    919-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或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性和Ca2+敏感性增强,RhoA激酶2(ROCK Ⅱ)的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均上升,血管孵育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后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性和Ca2+敏感性、ROCK Ⅱ的表达、MYPT1和MLC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孵育Y-27632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由RhoA-ROCK调控的血管平滑肌Ca2+敏感性的变化可能是失重条件下机体前后部血管收缩性发生区域性重塑的关键因素.川芎嗪可抑制ROCK蛋白的表达,降低血管平滑肌升高的Ca2+敏感性,从而纠正失重条件下机体前部血管收缩性的增强,但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后部血管收缩性的减弱无恢复作用.

    Ca2+敏感性RhoA-ROCK血管收缩性模拟失重川芎嗪

    西北大学结构植物学研究七十年回顾

    刘文哲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