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震工程学报
地震工程学报

王兰民

季刊

1000-0844

dzgcxb@gxxb,gov.cn dzgcxb@yahoo.com 2506121280@qq.com

0931-8275892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地震工程学报/Journal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和交流西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为宗旨。主要内容有:地震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震地质学、流体地球化学、地震工程学、灾害学等),地震观测技术与预报方法,工程项目的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工程探测、工程抗震、防震减灾规划措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适合广大地震工作者、防灾减灾部门管理人员及相关地球科学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沙雅M6.1地震和塔吉克斯坦M7.2地震热红外异常研究

    张桉赫艾萨·伊斯马伊力
    199-20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相对功率谱方法对2023年1月30日沙雅M6.1地震和2月23日塔吉克斯坦M7.2地震前热红外相对功率谱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22年9月9日开始,新疆地区出现大面积热红外异常,共持续44 d,在异常开始后的143 d和167 d即发生这两次地震,沙雅地震位于热红外高值区边缘,塔吉克斯坦地震距离最近的异常区约200 km;(2)沙雅地震震中功率谱高值呈现"单峰式"变化,塔吉克斯坦地震震中高值呈现"双峰式"波动变化,并且高值持续时间更长;(3)通过震例梳理,发现当新疆地区出现大面积热红外相对功率谱异常时,其后6个月内,在异常区边缘及附近地区存在发生6.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优势发震时间为3个月.

    地震热红外亮温相对功率谱

    2023年甘肃白银平川区4.9级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王树旺王文才杨晓鹏安昭...
    207-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地震预警台网在甘肃白银平川区4.9级地震中获得197组三分向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其中仅100 km范围内就有165组,这是首次在海原断裂带附近获得的大量近断层强震动观测记录.通过近场台站加速度反应谱与设计谱比较、不同周期地震动与预测模型对比,绘制出地震动的空间影响场,研究此次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近场6个土层台的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在卓越周期附近大于8度多遇地震的设计谱,其中GS.D003E台EW向反应谱在峰值处超过8度设防地震的设计谱值,但由于其卓越周期低于当地城乡普通建筑的自振周期,因此其对采取了抗震措施的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较小.土层台观测的PGA、PGV、Sa(0.2 s)、Sa(0.5 s)等短周期地震动普遍大于地震动预测值,而Sa(1.0 s)、Sa(2.0 s)等中等周期地震动的观测值与预测值较一致,说明本次地震高频成分的地震动比较卓越.基本站和一般站的地震动观测值普遍大于基准站,结合相邻土层台和基岩台的谱比分析,表明土层场地和地形对地震动有放大作用.PGA、Sa(0.2 s)、Sa(0.5 s)等短周期地震动除沿断层走向上的幅值较大外,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震中西南侧的幅值也较大.而Sa(1.0 s)、Sa(2.0 s)和Sa(3.0 s)等中等周期的地震动在震中西南侧幅值较大的特点更加明显,可能与震源破裂特性及台站所处局部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有关.

    地震预警台网平川区4.9级地震反应谱衰减关系空间分布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中的共轭走滑断层研究

    黑贺堂王光明匡泳庄茶文剑...
    21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国地震编目系统提供的地震编目报告和地震事件波形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21年5月21日漾濞Ms6.4地震序列(2021年5月18日至10月31日,ML0.0以上)进行重新定位,得到7 138次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位置;同时,利用震源机制波形反演(CAP)方法,获得了序列中39次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此勾勒出更多的构造细节和清晰的共轭断层形迹,并结合地震序列分布区域的野外地质调查,对此次走滑型地震的破裂过程与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漾濞Ms6.4地震主震断层为一组宽度约5 km、长度约60 km、走向约130°,向西南陡倾的右旋走滑断裂;该断裂属简单剪切模式,主断层两侧发育与其相交呈斜列式排列的R剪切破裂、R'剪切破裂、伸展破裂等次级共轭断层,地震序列的分布明显受到简单剪切的约束,呈现出单斜对称特征(整个地震序列北端东侧与南端西侧呈现出扫帚状、马尾状分布,而南端东侧与北端西侧则存在明显的地震平静区),其中Ms≥5的强震均发生在共轭断层与主断层相交的区域.(2)整个地震序列均分布于维西—乔后断裂西侧中生代沉积地层之上,主震断层的延伸方向与维西—乔后断裂存在一定的夹角,断层性质则与左白达断裂差异较大.研究认为,此次漾濞Ms6.4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一组位于维西—乔后断裂与左白达断裂之间相对独立且未出露地表的隐伏断裂.

    2021年漾濞Ms6.4地震重定位震源机制共轭断层简单剪切

    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s6.0地震前地磁扰动异常特征分析

    王玮铭冯志生朱培育廖晓峰...
    229-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四川地区3个地磁扰动台站的观测数据,利用基于脉冲幅度法的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方法,对2021年9月16日四川泸县Ms6.0地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中强地震前,台站的垂直强度极化值和超阈值极化值频次逐日变化均会出现高值异常,其中频次异常呈现先增强后降低,再增强-降低的形态;(2)发生异常变化的多个台站距离震中300 km范围内,时间上属准同步变化;(3)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出现的一个月后,频次异常值往往是研究时段的最高值;(4)机理上,这些异常演化形态和特征是由岩石的破裂特性决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过程;(5)这种震前的地磁扰动异常与外源场无关.

    地磁扰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泸县Ms6.0地震异常特征

    基于地震动EPA的输入能量谱研究

    胡华希龙晓鸿马永涛桂石海...
    240-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其他抗震设计方法相比,能量法更能体现结构响应的本质,也可以更好地解释结构损伤及一些震害现象.首先,从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强震数据库中收集大量地震动资料,并按场地类型将其分为四类;再根据能量平衡方程,将不同场地的地震波作用于阻尼比为0.05的弹性单自由度体系上,得到能量时程曲线和能量谱;最后按输入能数量级的大小对四类场地下的输入能谱进行二次分组,并根据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理论公式,对能量谱的峰值部分进行等效线性化处理,得到拟合效果更好的四段计算式.结果表明:在不同场地类别下计算得出的输入能谱表现出差异,能量法中的输入能谱与场地类别存在关系;随着场地土剪切波速变小,均值输入能谱的平台值会有所增大,且整体向中长周期段移动;取等效峰值能量后的谱曲线基本保留了原实际曲线的特征.

    场地分类输入能谱等效峰值加速度拟合四段式

    《地震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