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震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震工程学报
地震工程学报

王兰民

季刊

1000-0844

dzgcxb@gxxb,gov.cn dzgcxb@yahoo.com 2506121280@qq.com

0931-8275892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地震工程学报/Journal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报道和交流西北地区及全国地震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为宗旨。主要内容有:地震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震地质学、流体地球化学、地震工程学、灾害学等),地震观测技术与预报方法,工程项目的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工程探测、工程抗震、防震减灾规划措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适合广大地震工作者、防灾减灾部门管理人员及相关地球科学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地貌参数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相对构造活动性研究

    申凯楠董绍鹏王一舟
    1446-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近年来相关研究主要包括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不同分段的滑动速率和古地震的探究.提取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区域河流地貌参数,获取区域28条河流的纵剖面、面积-高程积分与陡峭指数.结果显示,大多数河流纵剖面用指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指示流域大部分处于壮年期.面积-高程积分值HI位于0.35~0.66之间.12个流域HI大于0.5,处于幼年期;16个流域HI在0.3~0.5范围内,为壮年期阶段.降水和岩性对陡峭指数的影响有限,构造隆升速率是陡峭指数的主要控制因素.沿着断裂带,河段陡峭指数高值呈现增加-降低-增加-降低-低缓的趋势.整体上,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带构造运动相对活跃,且西部和中部大于东部,断裂带西部和断裂走向转折处构造活动性较强,与前人对构造活动性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相对一致.

    地貌参数色尔腾山山前断裂河流纵剖面陡峭指数面积-高程积分

    临潭—宕昌断裂带跨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李瑞刚李晨桦苏鹤军周慧玲...
    1462-1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动断裂带气体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是区域构造和断裂活动性分区(分段)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临潭—宕昌断裂带9条测线剖面的土壤气Hg、Rn浓度观测,结合断裂带分段活动特性与大地热流背景数据,开展不同分段气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深入探讨土壤气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断层土壤气在临潭—宕昌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根据其活动特性可将断裂带分为东、西两段,且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空间分布与大地热流和地震活动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在断裂西段高热流区域,中强地震频发,但小震活动较弱,Hg、Rn浓度强度较低;东段低热流区域,中强地震较少,但小震活动活跃,Hg、Rn浓度强度较高.研究结果作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可为今后地下流体异常活动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对进一步跟踪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断层及其活动段具有重要意义.

    断层土壤气气体地球化学临潭—宕昌断裂带地震活动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三峡库首区蓄水前后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研究

    王仁龙张莉丽张梅东秦维秉...
    1475-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蓄水前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在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三峡水库蓄水后应力场变化及蓄水与水库地震的相关性,以三峡水库库首区九畹溪断裂、仙女山断裂和高桥断裂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03年开始蓄水之后72个月的水位变化数据,模拟研究不同蓄水期库水荷载对三峡库首区有效应力及剪应变增量的影响.基于RHINO软件实现真三维地层建模,并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不同蓄水期库首区有效应力及地下500 m处剪应变增量的变化.从模拟结果可知,库首区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都随着水位的上升而增大;与蓄水前相比,蓄水深度为135、145和177 m时,最大主应力增幅分别为5.8%、13.1%和16.8%,最小主应力增幅分别为20.5%、20.5%和32.6%;主应力数值与蓄水位存在正相关性,蓄水位的增大对地震的发生起到了催化和推动作用,提高了地震风险性.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诱发型地震预测提供参考.

    三峡水库FLAC3D有效应力剪应变增量

    设定情景下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估算研究——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

    王萍侯震霖安立强
    1484-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现有的地震避难场所需求人数估计方法却难以满足当前精细化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需要.为此,以天津市河东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精细基础数据的地震避难需求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精细建筑物数据,进行人口空间化;然后,基于单体建筑物数据,提出三种不同地震强度设定情景下临时和长期避难人数的计算方法;最后,在研究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应场景下避难场所需求能力的估计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研究区内现有的临时避难场所和长期避难场所均无法满足应急避难需求.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精细数据设定情景

    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高精度动态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

    姚迪袁小祥林旭川丁香...
    1493-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坏性地震通常造成大量生命损失,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口空间数据是影响震后生命损失快速评估的重要因素.为克服以往静态格网数据的滞后性,以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手机位置数据作为来源,提出改进的统计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在不损失统计空间单元总体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将人口统计数据转化为动态人口空间分布,并以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人口统计数据的高精度快速空间化,对于通信设施较为完善的城镇区域,能够精细刻画人口空间的现势特征,满足破坏性地震的生命损失快速评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手机位置信息人口热力人口空间格网化地震生命损失评估

    《地震工程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