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

姚穆

双月刊

1674-649X

xuebao699@163.com

029-82330074

710048

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西北纺织工学学院学报》)是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部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本院名誉院长姚穆教授任主编。它以繁荣科学文化,发现、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现代化建设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纺织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机械工程、信息技术与自动控制、管理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以及基础学科等方面具有创见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及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为自然科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及研究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下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

    杨羽萌朱其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expanded state observer,ESO)和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相结合的复合控制器.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的SMC,该新型趋近律中引入系统状态变量,使趋近速度变得与系统状态相关,同时能够保证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到达滑模面并收敛到零;其次,利用ESO估计系统状态并抵消外部扰动,且针对传统的fal函数易引起系统抖振和误差较大时引起系统增益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fal函数;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使用传统SMC的系统,使用了该新型控制器的系统其响应时间快0.042 s,加入负载扰动时有更好的抗扰动性能,故在使用新型控制器下的系统有更好动态性能和控制精度.

    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自抗扰控制扩张状态观测器fal函数

    基于两级滤波的改进滑模观测器PMSM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刘红俐黄旭朱其新朱永红...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伺服系统中由滑模观测器引起的位置估算误差以及抖振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两级滤波滑模观测器.首先,根据PMSM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利用传统滑模观测器估计定子电流和反电动势的估计算法;其次,分析了传统滑模观测器在PMSM伺服系统应用中的不足;再次,提出了一种新的饱和函数以代替传统的符号函数,改进了滑模观测器的控制律;最后,通过变截止频率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组成的二级滤波器,得到PMSM转子更精确的位置估计信息.利用Matlab,对使用了传统观测器的系统和使用改进的观测器的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使用了传统观测器的PMSM伺服系统相比,使用了改进观测器的PMSM伺服系统转速误差更小、估算结果更准确.

    滑模观测器两级滤波卡尔曼滤波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

    模型预测转矩自抗扰控制下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最大追踪系统

    杨亚朱强徐杰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获取风能,构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转矩自抗扰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系统,用于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PMSG)来实现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追踪.为了提升PMSG响应性能,增强PMSG抗扰动性能,首先在电流环设计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同时在速度环提出了一种参数补偿改进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该方法继承了ADRC和MPTC的优点,可以很好地处理内部和外部干扰、建模误差和风速变化等不确定性问题,以实现在不同风速下最大功率追踪性能.从仿真结果可知当风速变化较小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静态误差几乎为0,传统MPTC控制策略误差为0.2 rad/s;当风速变化较大时所提控制策略转速静态误差较小,传统MPTC控制策略误差达到5 rad/s.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在最大功率追踪较传统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以及抗干扰性能.

    风能转换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自抗扰控制(AD-RC)参数补偿

    MoS2/ZnO异质结纳米材料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王进美蒋守杰王春霞王丽丽...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ZnO的光转换效率,选用带隙较低的MoS2 形成异质结提高ZnO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备ZnO纳米棒,并进一步制备 MoS2/ZnO异质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测试仪(UV-Vi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245)等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S2/ZnO异质结复合材料呈棒状结构,并由于内建电场存在可有效增强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提高了可见光区的吸收,提高了光催化性能.在模拟太阳光(包含紫外波段)下,60 min时MoS2-15/ZnO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99%,比纯ZnO的降解率提高了10%.

    MoS2/ZnO光催化异质结亚甲基蓝纳米复合材料

    基于CiteSpace的智能纺织服装产品研究进展

    周捷刘长青张文博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智能纺织服装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以CNKI数据库和 WOS数据库中2012-2022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分析智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家、机构、作者方面的分布现状及合作情况,对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进行梳理.结果表明,2012-2022年,CNKI数据库发文量稳步上升,WOS数据库发文量快速增长且中国学者发文量较多;CNKI数据库研究合作强度较低且以东华大学和江南大学为主体;WOS数据库合作关系密切,研究集中度和合作强度大;CNKI数据库研究方向更注重应用和设计模式,WOS数据库则更注重电子元件制造和智能纤维与面料的开发;健康检测、变色肌理、仿生设计、生物材料、可穿戴应变等是目前智能纺织服装领域的前沿热点,电子元件制造、智能纤维及面料智能化研究是未来智能纺织服装领域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智能纺织服装智能纤维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艾德莱斯绸丝巾意象分析及评价

    顾朝晖胡思琪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艾德莱斯文化在现代服饰中的传承与创新,挖掘艾德莱斯绸纹饰图案在丝巾中的有效应用,丰富丝巾设计的纹饰图案元素.精筛13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疆艾德莱斯绸纹样,将其设计成同款式、同纹样排列,不同纹样图案的丝巾刺激图.以18~5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感性工学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纹饰图案的艾德莱斯绸对丝巾的感性影响差异性较大,其中气质因子是影响消费者对丝巾喜爱程度的主要因素,外观因子影响程度较小.

    艾德莱斯绸丝巾感性工学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自动落布车路径规划

    沈丹峰王博李许锋白鹏飞...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自动落布车在使用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ACA)进行路径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收敛次数多、收敛速度较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蚁群算法(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IACA).首先对信息素挥发系数ρ进行自适应调整,令其做动态变化,克服算法的收敛次数过多,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减少算法的收敛时间;其次引入细菌觅食算法中趋化操作的趋化步长因子对信息素更新公式进行改进,削减算法迭代的后期信息素浓度值,使算法在后期跳出局部最优值,提高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利用 MATLAB将改进后的算法在3种不同的栅格环境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蚁群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收敛次数减少81.1%,最小路径长度减少6.3%,收敛时间减少20.7%.最后搭建ROS小车实验平台,利用ROS机器人系统对改进蚁群算法在模拟的织布车间环境中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比传统蚁群算法,改进蚁群算法在寻优时间上减少了8.6%.

    自动落布车蚁群算法信息素挥发系数自适应调整细菌觅食算法趋化操作

    1344吡啶羧酸配体构筑的Cu(Ⅱ)-MOFs及其染料吸附降解性能

    巫云龙唐鹏飞范江燕阳天...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对MOFs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以硫酸铜(CuSO4·5H2O)和6-(吡啶-3'-基)间苯二甲酸(H2L)为材料,制备了2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Cu2(L)2·C2H3N]}n(1)和{[Cu(HL)2]}n(2),并对合成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1和2进行了结构分析、TGA和FTIR表征以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单晶衍射数据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都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1是一种基于双核轮桨次级构筑单元[Cu2(COO)4]构筑的三维紧密堆积化合物,配合物2由于配体部分质子化,结构中存在氢键[O3—H…O4],将二维层状网络结构连接成三维结构.配合物1是rtl拓扑类型的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42.610.83);配合物2是sql拓扑类型的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44.62).2种配合物在相同时间间隔下对不同染料降解性能表明配合物2对水溶液中的孔雀石绿具有一定的化学吸附降解能力.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次级构筑单元三维紧密堆积结构二维层状染料吸附降解

    形状记忆PCL/CB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致弯曲变形行为

    田光明张鑫李明财唐文强...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具有远程可控变形且性能优越的形状记忆聚合物,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了PCL/CB复合材料,并用FTIR、DSC、1H NMR和DM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热性能以及形状记忆特性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交联复合材料薄膜的热转变温度为50℃,且当预拉伸的复合材料薄膜受到100 mW/cm2 强度的激光照射时,CB颗粒吸收激光光子而产生光热转换且由于各向异性链松弛和应变能释放,致使上层薄膜在受到激光照射时,结晶熔融发生形状记忆效应而收缩,与此同时下层薄膜仍然处于玻璃态,上层薄膜的收缩力使PCL/CB复合材料薄膜朝着激光照射方向发生弯曲变形.同时,弯曲角度可以通过薄膜预拉伸应变量、激光照射时间以及薄膜厚度3个参数进行调控;当预拉伸应变为300%、薄膜厚度为0.4 mm时,最大弯曲角为164°.这种具备局部可编程行为的PCL/CB复合薄膜可为光响应SMP的变形模式提供新思路.

    PCL/CB复合材料形状记忆巯基-烯点击化学激光结晶熔融弯曲变形

    整体型Bi2WO6/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常薇顾小祺雷超耿倩...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易于回收的光催化材料,采用溶剂热法并结合冷冻干燥制备整体型Bi2WO6/石墨烯气凝胶,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探究不同水热温度对Bi2WO6/石墨烯气凝胶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为120℃时材料整体性较好,110℃时光催化活性较好.在500 W氙灯照射下,光照12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9.7%.

    石墨烯气凝胶钨酸铋光催化污水处理水热合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