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米油盐之上》: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空间生产、影像建构和国际传播

    祖鑫宇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纪录片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艺术形式,承载着记录和传达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这种类型的纪录片通常专注于展示某个地区的自然风貌、社会习俗、历史传统以及日常生活,通过真实、生动的影像来呈现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柴米油盐之上》不仅是一部展现中国乡村生活的纪录片,还通过地域互动、影像建构以及国际传播三个维度,为全球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乡村文化的窗口。基于此,本文将从空间生产、影像建构及国际传播三个角度对《柴米油盐之上》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乡土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空间生产影像建构国际传播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的困境及其对策

    孙亭文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新框架,为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国际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此背景下,我国影视剧有机会通过跨文化传播展示中国文化,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加深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排他性、技术壁垒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挑战使得影视剧在海外传播中处处碰壁。因此,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对影视剧对外传播的困境与突破策略进行探究,通过创新理念、制度、内容、技术、渠道等方面,助力影视对外传播。

    "一带一路"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

    朴拙与野趣:花瑶非遗在电影《父母的城市生活》中的视听呈现

    龙秀娟严海岸商亦然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母的城市生活》是一部以花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元素为特色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斩获2014年"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奖。电影通过花瑶与城市的碰撞,将少数民族个体置身于繁华都市内,结合绚烂多彩的视觉语汇,表现出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存困境。基于此,本文从视觉映现、听觉绽露、人文内核三个方面分析花瑶非遗在《父母的城市生活》中的视听呈现,以期为非遗的传承提供思路。

    花瑶非遗视听呈现《父母的城市生活》

    近十年来我国涉案题材电视剧正面角色刻画的变化趋势研究

    董朝阳王鑫砚
    136-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我国涉案题材电视剧再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正面角色刻画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趋势。角色不再固守传统英雄模式,创作者通过对于职业多样性和复杂的人性的描写为角色注入了更多活力,从而展现出人物更真实、丰富的个性。本文主要从人物类型、形象特征和剧情等角度分析正面角色刻画方法,总结我国近十年来涉案题材电视剧正面角色刻画的变化,并且预测未来电视剧正面角色刻画的趋势。

    涉案题材正面角色刻画趋势

    地区大型文艺晚会的地域特色创新表达

    郭建华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播渠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对于大型文艺晚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受到资金、资源和专业度等各方面限制的背景下,地区在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时应当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提高晚会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本文结合北京市顺义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文艺晚会的实践,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地区大型文艺晚会中的地域特色创新表达。

    文艺晚会地域特色创新机制文化自信

    影视制片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质量提升策略

    黄硕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影视行业面临市场宣传过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人才不足、制作体系不完善等多重问题,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影视制片管理的本质和导向,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量提升的策略。首先,建议建立科学的剧本评审体系,包括专业的评审团队、科学合理的评审标准与透明公正的监督机制,以确保作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其次,构建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项目,与资深人士和机构紧密合作,推动年轻导演和制片人的全面成长。再次,强调健全影视制作体系,明确从业人员职责,完善国家调控机制,鼓励与外部机构合作,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这些策略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提升我国影视产业的整体水平。

    影视制片管理质量提升

    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康云清孙旸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美学特征,以揭示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深层次美学内涵。本文通过对冰雪题材影视文本进行多角度分析,解读其中的视听符号、诗意表达以及跨文化视角下的审美异同,从而深刻理解冰雪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多元美学含义。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冰雪元素在当下影视领域的实践创作与研究,同时也能为更多影视创作者提供更深层次的美学思考。

    冰雪元素冰雪文化影像文本美学特征

    地域视角下的东北电影发展研究

    李静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电影学术与批评领域对于重构电影史的迫切需求,使得各地区相继开展了地域视角下的电影研究、命名与书写。其中东北电影鲜少被提及,以区域视角来研究东北电影的发展,对东北电影的研究、定义与书写,以及电影史的完善与电影美学史方面的建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地域视角出发,分析、界定东北电影;其次,阐述其发展历程;最后,对其以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探讨与展望。

    地域视角东北电影电影史

    媒介地理学视域下广西电视剧的文化景观与发展路径

    吴姗珊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广西电视剧的发展为横轴,横向梳理广西电视剧的发展脉络,概括归纳广西电视剧从1979年至今的多个发展阶段;然后以媒介地理学为纵轴,纵向挖掘广西电视剧蕴含的少数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探析广西电视剧创作与突破对重塑广西文化形象的积极意义,试图分析广西电视剧的未来发展方向。

    广西电视剧民族文化红色文化

    论新时代年代剧中的成长叙事

    杨丽陈岩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一些年代剧常以展现时代剧变中个体到国家的成长为叙述脉络。通过打磨成长叙事的艺术手段,新时代年代剧把人物个体的成长、集体的成长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国家的成长话语交织在一起,从个体、群体、国家三个维度建构了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想象,其成长叙事技巧以小见大式地映射了国家的进步与成长,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了新时代年代剧的叙事艺术和责任意识。

    新时代年代剧成长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