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生态下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的竞合关系研究

    王语嫣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互动关系。二者虽存在定位差异,但在内容生产、传播等环节可实现优势互补。新闻媒体可借力社交媒体拓宽内容传播渠道,挖掘热点并深度解读;社交媒体则能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专业内容,提升信息质量。然而,两者融合中也面临着诸如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受众分流、版权问题等挑战。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应在坚持本身定位的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新闻媒体应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拥抱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应加强信息内容把控,优化舆论生态。两者协同发展,方能充分释放传播潜能,更好地服务受众需求。

    新媒体新闻媒体社交媒体互动关系内容生产

    融媒体背景下地方电视台微纪录片创作方法研究

    郭宝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创作是地方电视台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首先从提高收视率、提升影响力、创作成本可控三方面讨论地方电视台开展微纪录片创作的意义和可行性,然后提出微纪录片创作的方法,如选题地方化、生活化,内容呈现讲究真情实感,丰富视听体验等,旨在为地方电视台创作出更多优质微纪录片提供参考。

    融媒体地方电视台微纪录片创作方法

    城市台纪录片的发展困境与突围策略分析

    蓝希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统媒体生态的调整和新兴科技的迅速发展,城市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电视台纪录片面临着发展困境,如媒体转型带来的生存压力、固守传统的创作观念、人才流失等。对此,城市电视台纪录片创作者应秉持移动优先策略,主动适应观众收视习惯的变化,发掘本地特色资源,强化用户体验意识,革新制作模式,并与其他城市台抱团取暖等。

    城市台纪录片发展困境突围策略

    博采众智 以短铸长——从《中国短视频大会》看媒体融合创新

    刘阳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的大型季播融媒体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结合了主流媒体主题选择、平台搭建、孵化培育和自媒体短视频创作者优秀创意、垂类深耕和个性IP(指知识产权或智慧产权,包括具有商标、著作权及设计权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方面的优势,实现了内容生产方式的创新和作品的创优,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传播热点。《中国短视频大会》以短视频之"短"铸传播效果之"长",以个人视角之"小"看中国故事之"大",为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创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短视频内容生产主流媒体媒体融合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叙事与价值的多元呈现——以系列微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为例

    秦海建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芒果TV出品的系列微纪录片《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于2024年4月8日播出。该片聚焦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清溪村的发展,讲述清溪村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学为依托,寻找乡村振兴新路径、发展新动能的成果。纪录片从文学乡村切入,通过多元的叙事逻辑和多维的价值呈现,用鲜活的主题展示新时代文学的蓬勃发展,为传播乡村振兴新范式提供了启示。

    《清溪村——新时代山乡巨变》乡村振兴叙事价值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剧在抖音平台的碎片化传播现状及策略

    张梦思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剧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影视剧在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抖音平台上的影视剧内容进行分析,揭示影视剧在抖音平台上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影响及其带来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反思。研究发现,影视剧在抖音平台上的碎片化传播虽然有助于提升影视剧的曝光度,增强用户黏性,但是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缺乏深度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助力影视剧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新媒体影视剧抖音平台碎片化传播

    基于情感交互的虚拟现实影像叙事研究

    张琬琪何雨桐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VR影像应运而生,给观者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影像的观看体验,影像的叙事法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以情感化设计为基础,探讨VR影像叙事设计所面临的困境,并对情感化设计在VR影像叙事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探索影响VR影像叙事设计的关键因素,最后从情感沉浸、情感参与、情感反思三个方面探寻VR影像叙事设计的优化方案。

    情感化设计情感交互VR影像叙事

    类型融合·女性侠者·群像叙事——新武侠剧《莲花楼》的叙事创新

    次仁曲珍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视剧《莲花楼》是一部在2023年获得收视口碑大丰收的上星剧,本文主要分析该剧在叙事层面上的创新,认为该剧大火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一是类型融合,即成功将"武侠"与"悬疑"两大类型相融合,突破了传统的武侠类型电视剧的叙事模式,在艺术表现风格和方式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契合;二是女性叙事,刻画了武侠剧中鲜见的女性侠者形象;三是着重突出江湖群像叙事,开创武侠剧集新范式。

    叙事创新新武侠《莲花楼》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故事化研究——以《瓜熟蒂落》为例

    李正丽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信息洪流的冲击,用户文化消费模式趋向于碎片化,而时长较长的纪录片如何在保持真实性基础上提升吸引力,成为创作者急需回答的问题。《瓜熟蒂落》作为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的纪录片,其通过故事化创作手法,生动展现了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重泉村农民的生存状态与奋斗历程,成功实践了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增强故事性的创作手法。本文旨在探讨《瓜熟蒂落》故事化策略的具体应用及其对真实性的坚守,以期为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乡村振兴纪录片故事化《瓜熟蒂落》

    中华美学精神观照下的短视频传播路径探索——以江寻千(九月)创作的非遗类短视频为例

    陆虹胡逸亭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非遗题材短视频作品在各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广泛传播,以直观的方式记录了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与生存状态。然而,这些作品在传播方向、价值定位及内容深度上尚存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将非遗与短视频融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江寻千(九月)的非遗类短视频作品为例,通过对其作品内容、呈现方式、精神内核的分析,深入探讨短视频在中华美学精神观照下,如何有效传播非遗,并助力其"破圈"。

    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中华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