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赋能下的融媒体中心新闻生产实践研究

    杨晓岚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媒体行业发生重大变革。融媒体中心通过引入AI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丰富新闻传播的形式、拓宽传播渠道。本文主要探讨AI赋能下融媒体中心新闻生产的现状,分析AI技术在新闻采集、编辑、分发和反馈等环节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优化AI赋能融媒体新闻生产的策略。

    人工智能融媒体中心新闻生产

    人工智能在资源限制型媒体中的应用与影响

    张润平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资源限制型媒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从技术应用、产业影响、伦理挑战和未来趋势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资源限制型媒体中的应用现状、潜在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也对相关产业格局和伦理问题进行思考。

    人工智能资源限制型媒体技术应用产业影响伦理挑战

    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形象建构探究——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为例

    陈雨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的体现,利用体育赛事传播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大型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媒介,加强了人与城市的关系连接。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以下简称"杭州亚运会")中,情动式建构和智能化建构是其开展城市形象建构的主要路径。其中表现为时空共享中的情感流变、技术支持下的情动体验以及数字技术下的仪式狂欢。本文主要分析杭州通过杭州亚运会成功构建出和谐美好的城市形象的路径,为其他城市提供以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城市形象建构的新思路。

    体育赛事城市形象情动技术

    全媒体视域下浙江形象的对外传播研究——以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的报道为例

    陈宗正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有良好的经济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是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和第四届亚残运会的举办,更是将浙江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因而对其形象的塑造意义重大。中国国际电视台(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作为我国的外宣旗舰平台,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大使命。基于此,本文以CGTN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CGTN对外塑造的浙江形象。研究发现,CGTN对浙江形象的建构,以视频报道形式为主,对外展示出了绿色低碳、人文气息浓厚、数字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浙江形象。同时提出,面向未来,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应该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CGTN国家形象浙江形象亚运会亚残运会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策略分析

    杜佳怡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以来国际传播都是学界业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跨文化共情传播被当成做好国际传播的一种有效的传播策略。本文以北京冬奥会为例,通过厘清跨文化共情传播的理论来源,根据共情传播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主流媒体在这一国际盛事上的共情传播策略,以此为我国的国际传播提供更多思考空间和借鉴。

    共情传播跨文化国际传播北京冬奥会

    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传播策略

    廖若晨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传播视域下,短视频广告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广泛的受众基础,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利器。文章首先详细阐述短视频广告的传播特点,包括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等;其次提出短视频广告的传播策略,包括加强内容创新、实现精准投放、创新短视频广告营销方式以及加强对短视频广告内容的审核。

    传播品牌短视频广告

    新闻框架理论视域下成就报道研究——以2019年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报道为例

    马暮然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就报道是新闻媒体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果进行呈现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也是媒体向公众展示过去成绩、揭示现在挑战和放眼未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19年至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下简称"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为例,在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通过臧国仁教授的"高层—中层—低层"框架理论,全面分析研究对象的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版面、报道体裁、报道标题以及报道角度等,总结2019年至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成就报道的报道框架,发现其中不足并提出建议,从而为新闻媒体更好地进行新闻报道提供思路。

    新闻框架《人民日报》成就报道全国"两会"

    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责任与报道策略探讨

    周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重大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社会安全事件等频发,对社会稳定、公众情绪、政府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及人文关怀直接影响公众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决策。基于此,本文首先界定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概念,分析媒体在此类报道中的核心责任,随后从报道原则、内容构建、传播渠道、后续影响等方面探讨有效的报道策略。

    重大突发事件媒体责任报道策略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多语种视频制作探析——以Chengdu Plus国际传播实践为例

    李艳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新全球化浪潮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在多个领域深度交融,互动日益紧密,文化交织日益复杂,"转文化传播"理念应运而生。本文聚焦于转文化传播视角下多语种视频制作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与成效,即以Chengdu Plus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地方媒体如何巧妙运用多语种视频制作策略,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与相互借鉴,进而增强国际传播的效能与影响力。

    转文化传播多语种视频国际传播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媒体融合发展路径

    阴文丽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探讨媒体融合的价值、结构及其发展路径,以期为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通过分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劳动工具如何重塑媒体生态,本文提出几点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推动新闻媒体行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新质生产力媒体融合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