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的现场与在场——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朱亚萍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打破了文化类节目遇冷的僵局,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其改变了传统文化类节目晦涩难懂的刻板印象,转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以戏剧化、影视化的典籍故事演绎和主持人穿越时空与先贤沉浸式对话的形式,实现了节目叙事现场感和在场感的交融。《典籍里的中国》以"VR+戏剧+影视"的新颖形式,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道路,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此,本文从叙事形式角度对《典籍里的中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文化类节目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化类节目叙事方法《典籍里的中国》

    从电影《别告诉她》看家庭价值观的中美差异

    郭雪婷
    171-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塑造出不同的家庭。2019年上映的剧情片《别告诉她》(The Farewell)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亚裔女孩比莉在得知奶奶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后回到了中国,但她不得不跟随家人对奶奶隐瞒病情,一起编织谎言——她的堂兄浩浩结婚了——来陪伴奶奶度过最后的时光。本文试图通过电影《别告诉她》中比莉一家的家庭价值观念(生死观、婚姻观、亲子观)来比较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与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从而探究在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与美国家庭文化碰撞、交融的背景下,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家庭关系与亲子关系。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不同家庭价值观的探讨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家庭价值观亲子关系传统文化

    欲望、冲突与双重束缚:精神分析视角下电影《河边的错误》的叙事策略研究

    李挺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雅克·拉康与格雷戈里·贝特森的理论观点,运用精神分析的手段对电影《河边的错误》的叙事策略进行深度剖析,认为正是电影中充斥的幻象与现实的混淆回溯性地建构了主体的欲望。主体的欲望实在及其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叙事的核心内驱力,同时电影通过对叙事主体施加"双重束缚"和客体化"替身人物"的方式,在隐性进程的维度下不断推动叙事的发展,最终更是以个体欲望破灭后的转移迎来了影片的结局。电影作为一种"虚构的真相",打开了通往实在界的秘密通道,使得观者在影片叙事效果的影响下窥见自身欲望的原质。

    个体欲望双重束缚实在界

    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的传播策略与效果

    齐亚楠陈婉蝶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的影视圈涌现出网络文学IP改编热潮,在市场热度的推动下,网络文学IP产业链逐步形成。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年网络文学IP改编热潮现象的研究,分析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作品的现状、传播策略与效果,反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结合行业动态探索网络文学IP未来的发展路径,以期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传播发展路径

    电影《长安三万里》如何表现中国式浪漫

    杨文婷卢长春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浪漫内涵中包含潇洒不羁的文人情怀及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电影《长安三万里》建构了新的传统文化讲述方式,以中国式表达书写中国式浪漫。本文以影视语言研究的方式解构其中国式浪漫的表现策略与形式,以期为优秀传统文化影视化表达提供可资借鉴之力。

    中国式浪漫《长安三万里》影视语言动画艺术

    历史题材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再现与表现——以张骞为例

    张晓婷
    18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创作中,将"叙事真实"作为其内核,在再现历史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运用表现的手法进行人物形象的构建,可以增强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表现力。本文以历史人物张骞为例,对呈现其故事的纪录片中运用的再现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并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进行考量,探讨历史类纪录片创作中人物形象的构建方法。

    人物形象张骞再现表现真实性

    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与发展

    何威骏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媒体技术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这对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的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播音主持风格的分类,其次阐述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的演变,最后分析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旨在为播音行业从业者提供借鉴,帮助广播电视台取得更好的节目收视效果。

    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风格演变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运用研究

    邹伟剑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统媒体代表之一的电视在大众传播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电视新闻节目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也在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媒体语境下,以往由传统媒体主导的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传播主体趋于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应牢牢抓住全媒体场景下的特征和要求进行语言运用模式的重构,使受众在通过新闻直播节目获取外部信息的同时也感受到由主持人所代表的电视媒体的价值观与使命感。

    全媒体电视新闻直播主持人语言运用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广电主持人抖音形象建构

    苏东方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互动仪式链视角,分析广电主持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形象建构过程,包括多人的虚拟在场、交流的门槛边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情感的共振。同时结合广电主持人抖音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可以为广电主持人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形象建构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互动仪式链主持人抖音形象建构

    县级融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与建议

    高鹏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协同维系我国的社会稳定管理工作,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宣传工作。在党中央的引领下,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建立起一系列新媒体传播矩阵,主动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赋予的重大责任,发挥县级融媒体的自身优势,讲好人民群众的故事,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开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生态。

    县级融媒体乡村振兴传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