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部广播电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

石鸣

双月刊

1006-5628

scyingxiang@163.com

028-62023351 62023381

610017

成都市红星中路二段119号

西部广播电视/Journal XIBU GUANGBO DIANSH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宗旨:宣传报道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针政策,推广新技术、新产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初级、中级技术人员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广播电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办刊特色:立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优势,以“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为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韩旎莎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时代,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媒体领域的一大亮点。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长期以来在信息传递和社会引导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受众信息获取的途径和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主要探析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有效策略,以期推动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助力媒体行业的创新与进步。

    新媒体电视新闻融合发展

    试论新时代语境下新闻专题片创作

    侯曙光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语境下,新闻专题片创作面临全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创作品质,新闻专题片创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全面统筹思想,系统优化新闻专题片创作全过程。与此同时,还需充分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增强新闻专题片的可视性,持续丰富新闻专题片的内涵,为新闻专题片注入新的活力。本文立足于新时代语境背景,就新闻专题片的创作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新时代语境新闻专题片创作思路时代精神

    融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面临的困境及应对之策探析

    康家佳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融媒体时代悄然而至。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边界被不断拓宽,媒介形态日益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方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科技新闻报道作为传递科技动态、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融媒体时代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融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从强化内容创新、拓展报道视角、深化内容挖掘与解读等方面探讨科技新闻报道的策略,以凸显科技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性,揭示科技事件的内涵和价值,提升科技新闻报道在融媒体时代的传播效率和质量,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融媒体时代科技新闻科技传播新闻报道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共情叙事与创新路径

    徐艳丽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谈话类节目对于聚焦社会议题、缓解青年群体焦虑具有重要意义。共情叙事意味着节目制作从以往聚焦节目本身向关注观众情感本位的转变。本文以共情传播的形成机制为基础,对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共情叙事策略进行研究,具体结合国内优秀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出圈经验进行分析,提出网络谈话类节目创新改革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制作方提供参考。

    网络谈话类节目共情表达叙事

    红色影视作品增强高校学生国家认同的路径探索

    郑舒心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影视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讲述革命历史、重塑时代精神、凝聚民族意志的历史重任。其通过影视作品的形式,向高校学生传递正能量和爱国情怀,增强高校学生的国家认同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红色影视作品在增强高校学生国家认同方面的价值体现,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历史自信,激发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将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然后提出红色影视作品增强高校学生国家认同的路径,即拓宽红色影视作品传播渠道、推进红色影视文化走进课堂、完善红色影视作品教育机制。

    红色影视作品高校学生国家认同

    如何更好地创作微广播剧

    马丽娟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受众对手机的依赖,传统动辄二三十分钟一集的广播剧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时长三五分钟的微广播剧正在兴起,其适应受众碎片化的收听习惯,受到听众的青睐。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声音和文案两个方面探讨微广播剧的创作。

    微广播剧文案声音

    高职院校抖音短视频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陈芳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短视频行业的爆火,抖音短视频已成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使命的重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在线发布的"2023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抖音号影响力指数TOP100"湖南上榜院校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究高职院校抖音短视频发展情况,且尝试提出高职院校抖音短视频育人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抖音短视频育人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胡宝胤韩欣然于美姿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大变革。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作为新媒体平台的重要用户群体,其信息获取、思想交流及意见表达的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新媒体平台中的多元信息和复杂的舆论环境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高校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深化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建立媒介素养教育评估和反馈机制,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剖析当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阐述高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创新实践策略,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

    智媒时代时尚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李成志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革命催生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人与媒介、社会间的关系在智能媒介环境下悄然重构。媒介关系的变化对传媒教育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智媒时代传媒业态的发展,其次对时尚传播专业进行阐述,最后分析时尚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时尚传播专业在智媒环境下需紧紧把握学科交叉体系构建、数智应用能力提升、时尚传播素养培养,在提升时尚传播人才应用技术能力、廓清时尚传播专业学科边界、强化时尚传播人才创新实践上下功夫,提升时尚传播人才的综合能力。

    时尚传播智媒时代人才培养

    社交媒体参与下第三空间再造城市意象——以"超级文和友"为例

    刘华敏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第三空间的理论视角出发,以"超级文和友"为案例,基于网络文本分析、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利用Nvivo11与SPSS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社交媒体参与建构虚实互嵌的第三空间,进而再造城市意象与城市文化景观的路径。研究发现,在第三空间再造城市意象中,存在固化与脱域的现象,即在呈现城市文化景观中出现单一性问题,第三空间建构的符号被物化与消费化,脱离城市地域特色。为规避上述风险,应在物质空间打造中注重融入本土文化与城市记忆,结合具身与离身叙事,做好城市意象的空间传播,讲好城市故事。

    第三空间社交媒体城市意象文化空间"超级文和友"